首頁 產品開箱 Asus Asus ZenFone 5Z (8GB / 256GB) 開箱評測:旗艦機中的模範生
Asus產品開箱Z+TECHZETAIL X手機深入評測

Asus ZenFone 5Z (8GB / 256GB) 開箱評測:旗艦機中的模範生

349
Asus ZenFone 5Z (8GB / 256GB) 開箱評測:旗艦機中的模範生

Z+點評:確實是目前市場上最划算的旗艦手機之一!

IMG_5536_20180829144159


本文目錄

1. 客觀綜述
2. Asus ZenFone 5Z 基本規格、資訊
3. ZenFone 5Z ZenFone 5 哪裡不一樣?
4. 開箱、外觀、設計
5. 螢幕
6. 系統、效能與使用體驗
7. 相機
8. 電池
9. 尾聲


客觀綜述

ZenFone 5Z 的外觀和 ZenFone 5 幾乎相同,因此我同樣對 ZenFone 5Z 的外觀給予不錯的評價,無論設計還是做工都屬旗艦水準。螢幕方面,除了多支援了 HDR 影片播放外,其餘都和 ZenFone 5 一模一樣,觀感都很出色。系統無疑是 ZenFone 5Z 的強項,8GB RAM、256GB ROM、與 Qualcomm S845 處理器的組合是當今旗艦機十分頂級的規格,使用起來自然很順暢,沒有它跑不動的遊戲,這點目前不用擔心。

ZenFone 5Z 相機日拍表現出色,夜拍成像的油畫感普遍明顯,等等會再提到。拍照與對焦速度不慢,AI 攝影功能通常也能給予照片恰到好處的處理,相機整體來說表現不錯。ZenFone 5Z 支援 USB-PD 快速充電 (內建 18W 快速充電器),充電速度確實相當快,很適合應急使用,至於續航表現則普通,中規中矩。

下圖點擊可放大

客觀粽述*資料來自 ZETAIL X


基本資訊

建議售價: NT$14,990、NT$16,990、NT$18,990 元 (本文評測版本)
顏        色: 星芒銀、深海藍 (本文評測版本)
外觀尺寸: 153 x 75.65 x 7.7 (mm)
機身重量: 165 公克
儲存空間: 6GB / 64GB、6GB / 128GB、8GB RAM / 256GB ROM (本文評測版本)
螢        幕: 6.2 吋 FullHD+ (2246 x 1080) Super IPS+
系        統: Android 8.0 (Oreo) with Asus ZenUI 5
處  理  器: Qualcomm Snapdragon 845 處理器
主  相  機: 1200 萬畫素、Sony IMX363 感光元件、f/1.8 光圈、相位對焦、OIS 光學防手震
副  相  機: 800 萬畫素、f/2.2 光圈、120° 廣角
前  相  機: 800 萬畫素、f/2.0 光圈
電池容量: 3300mAh
特殊功能: HDR 影片播放、USB PD 3.0 快速充電、雙卡槽設計 (4G Nano SIM + 4G Nano SIM 或 microSD)、4CA / 5CA (8GB / 256GB) 4×4 MIMO


ZenFone 5 哪裡不一樣?

在開始前,我想先來說說不少人很納悶的:「ZenFone 5Z 和 ZenFone 5 到底哪裡不一樣?」原本我以為兩者只存在處理器、記憶體與儲存空間的差異。不過實際體驗後,我發現兩者不同之處其實挺多的,下面我就列舉了我目前知道的給各位參考 (兩款手機皆更新至最新版本)。

1. 盒裝比 ZenFone 5 一些。
2. 鑽石切邊比 ZenFone 5 要一點點 (這大概是兩者外觀唯一的不同,其餘不管是尺寸、重量、設計都一樣)。
3. 支援 HDR 影片播放,你可以直接在 YouTube 上觀看 HDR 影片。
4. 採用 Qualcomm S845 處理器;ZenFone 5 則是 S636。
5. RAM (記憶體) 分為 6GB8GB 兩種;ZenFone 5 僅有 4GB。
6. ROM (儲存空間)64 / 128 / 256GB 三種,並且是 UFS2.1;ZenFone 5 僅有 64GB,是 eMCP,讀寫速度較慢。
7. 相機 HDR 效果比 ZenFone 5 不明顯
8. 超廣角鏡頭保留比 ZenFone 5 更多細節,且不像 ZenFone 5 有邊緣解析力下降的問題。
9. 支援 4K UHD 60幀 (FPS) 錄影選項。
10. 具備三麥克風降噪技術;ZenFone 5 僅有雙麥克風降噪。
11. 支援 4CA5CA (8GB / 256GB) 4×4 MIMO;ZenFone 5 僅支援 2CA。
12. 盒裝內附 9V / 2A (18W) 快速充電器;ZenFone 5 內附 5V / 2A (10W) 快速充電器。兩者皆支援 18W 快速充電。


開箱、外觀、設計

_DSC9521_20180829113857

▲ 這次 ZenFone 5 全系列都採用了類似的盒裝設計。

_DSC9522_20180829113947

▲ 盒裝側面一樣有著「WE LOVE PHOTO」的字句,顯然 ZenFone 5Z 的相機表現不會差。

_DSC9523_20180829114006

▲ 盒裝背面下方可以看到有 Hi-Res Audio「小金標」與 DTS Headphone: X 的 Logo,表示你可以透過 ZenFone 5Z 播放 24 位元 / 192kHz 的音樂與 7.1 聲道的虛擬環繞音效 (需搭配耳機)。

_DSC9524_20180829114040

▲ 打開盒裝先看到的是 WE LOVE PHOTO 的紙盒。

_DSC9525_20180829114300

▲ 這是 ZenFone 5Z 盒裝內所有內容物,包括 ZenFone 5Z、Hi-Res Audio ZenEar Pro 入耳式耳機、9V / 2A (18W) 快速充電器、USB Type-C 充電傳輸線與手機保護套 (清水套)。

_DSC9526_20180829114431

▲ 比較一下 ZenFone 5Z 與 ZenFone 5 的盒裝,兩者 Logo 所用的顏色不太一樣。

_DSC9530_20180829114624

▲ 除此之外,ZenFone 5Z 的盒裝 (右) 還比 ZenFone 5 的 (左) 高了一些。

_DSC9532_20180829114711

▲ 盒裝的大小差異應該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兩者盒裝內唯一的差別就是 ZenFone 5Z 附贈的是 18W 快速充電器;而 ZenFone 5 附的是 10W 快速充電器。附帶一提,ZenFone 5Z 與 ZenFone 5 都支援 18W 快速充電。

其實我對 ZenFone 5 的評價本來就相當高,ZenFone 5Z 也沿用了相同的外觀與設計,包括時下主流的前後玻璃 + 金屬邊框組合,背面玻璃下的最終清漆塗層也加入了 Asus 從筆記型電腦、手機、甚至到行動電源都能看到的經典同心圓圖案,因此在照射到光線時,可以呈現出很精緻與奢華的光澤。

IMG_201808291637051

▲ ZenFone 5Z 正面採用了全面屏設計,視覺觀感不錯。

_DSC9538_20180829115107

▲ ZenFone 5Z 背面玻璃相當深邃的同心圓光澤,非常有質感。

_DSC9534_20180829114847

▲ 機身右側的是音量鍵與電源鍵。

_DSC9535_20180829114906

▲ 左側則是卡槽,ZenFone 5Z 支援雙 4G Nano SIM 或是 4G Nano SIM + micro SD 記憶卡 (最高可擴充至 2TB) 的安裝方式。並且 ZenFone 5Z 也支援 4CA 與 5CA (8GB / 256GB 版本) 4×4 MIMO,可以有更快的網路速度。

拿到 ZenFone 5Z 後,我就開始「找不同」,想看看它和 ZenFone 5 外觀到底有什麼差異,不過看了半天,我只發現 ZenFone 5Z 的鑽石切邊比 ZenFone 5 大一些,我不清楚這用意何在,畢竟這真的非常細微,也許是為了提升握感吧?說到握感,ZenFone 5Z 雖然還沒辦法擊敗手感驚為天人的 LG G7+ ThinQ,但在幾乎只採用全平面玻璃的前提下,我覺得它的握感已經很舒適。

_DSC9548_20180829120013

▲ 仔細看可以看出,ZenFone 5Z (左) 的鑽石切邊比 ZenFone 5 (右) 稍微大了一點,差別非常細微。

_DSC9537_20180829115037

▲ ZenFone 5Z 的底部為 3.5mm 耳機孔、USB Type-C 插槽與喇叭,是少數還保留 3.5mm 耳機孔的旗艦手機了。

關於 ZenFone 5Z 的外觀,我覺得 Asus 最正確的決定就是「沒有強行製造它與 ZenFone 5 的差異化」。因為 Asus 不像 Apple、Samsung 這樣的國際大廠,一推出新品就有很多第三方廠商推出相應周邊配件,所以現在 ZenFone 5Z 與 ZenFone 5 能夠共用配件 (如保護殼) 的外觀設計對消費者和廠商反而是個「Win-Win」雙贏的做法,前者選購配件無需特別篩選、後者則能降低成本,更願意投入生產。

IMB_vy3TCF_20180829142151
▲ 由於兩者的外觀尺寸、設計都一樣,所以可以共用保護殼,選購配件時會方便很多。圖中的保護殼為犀牛盾的 SolidSuit 軍規防摔保護殼。


螢幕

ZenFone 5 的螢幕原先就有著不錯的水準,無論亮度、色彩還是可視角度都比它的同級對手好上許多,所以我就不再贅述。ZenFone 5Z 主要是在 ZenFone 5 的基礎上細部強化,加入了 HDR 影片播放功能。與 ZenFone 5 進行橫向比較,我發現 ZenFone 5Z 的畫面細節更豐富、細膩,看起來很真實、有層次感,不過反倒 ZenFone 5 的色彩比較鮮豔,我相信兩種都會有人喜歡,前者的漂亮很「高級」、後者的漂亮則接近「普羅大眾」。

IMG_201808291637052

▲ ZenFone 5Z 和 ZenFone 5 一樣,都採用了「瀏海屏」設計,算是一個「真.全面屏」時代來臨前的過渡方案。

_DSC9551_20180829120346

▲ ZenFone 5Z 與 ZenFone 5 的螢幕顯示效果都相當出色。

我也發現,無論你原先對螢幕有什麼設定,一旦螢幕上有 HDR 影像時,你原本開啟的自動色溫調整、濾藍光護眼模式…等等顯示調整功能都會被關閉,並且在你全螢幕觀看 HDR 影片時,將螢幕亮度強制拉到最高,無法手動調低,這些都是為了保證手機在播放 HDR 影像時,能夠呈現最漂亮的畫面。另外,當你在 HDR 影片播放時截圖,會發現影片的部分是全黑的,這是正常的。Asus 這點倒是做的比 LG 好,後者連截圖都不行。

Screenshot_20180824-160350     Screenshot_20180824-160423
▲ 如果在 YouTube 上播放 HDR 格式的影片,ZenFone 5Z (上圖) 就能看到 HDR 的字樣、ZenFone 5 (下圖) 則無法。同時你也能看到 ZenFone 5Z 的截圖內含有 HDR 內容的部分變成整塊黑色。


系統、效能與使用體驗

這部分是 ZenFone 5Z 最大的賣點,畢竟目前市面上真的很少有兩萬元以下就配備 8GB RAM、256GB ROM 和 Qualcomm S845 的旗艦手機。ZenFone 5Z 沒有讓我失望,過場動畫與操作的反應速度都可圈可點,但 Asus 針對 ZenUI 5 的調校本來就不夠完美,使用上免不了會遇到一些 Bug,有些網友留言說自己因為 ZenFone 的系統調校欠佳而跳槽它牌,Asus 真的該好好正視這問題。

2018.08.29 ZETAIL X Benchmark Database▲ 上圖點擊可放大。Asus ZenFone 5Z 在 ZETAIL X 效能跑分資料庫中的分數。

Screenshot_20180817-211638     Screenshot_20180817-183731     Screenshot_20180817-212401
▲ ZenFone 5Z 透過 Antutu Benchmark 7.1.0、GeekBench 4 與 3DMark 跑分的成績,而在開啟 ZenFone 5Z 內建的「AI 智慧效能」後,透過 Antutu Benchmark 7.1.0 跑分更是可以跑出 271074 的高分。

根據我的實際測試,雖然在連續玩幾場「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後,ZenFone 5Z 的機身會有明顯發熱,但很少會因此遇到掉幀或螢幕亮度降低,整體的遊戲體驗非常不錯。而且在我一開始拿到 ZenFone 5Z 時,只要是我開啟過的應用程式或遊戲,之後再切換都不曾重新開啟過,直接就是最後執行的畫面,可見 ZenFone 5Z 最高配版的 8GB RAM 以目前的執行環境與需求來看,已經相當夠用。

Screenshot_20180101-120119
▲ 256GB ROM 版本的 ZenFone 5Z 初次開機還有剩餘大約 239GB 可用空間。

Screenshot_20180828-150529▲ 透過 ZenFone 5Z 亮麗的螢幕與頂級的性能,可以在畫質最高、幀率最高的情況下順暢吃雞。


相機

由於 ZenFone 5Z 與 ZenFone 5 的處理器與內建的 ISP (Image Signal Processor,影像信號處理器) 都不同,因此會導致兩款手機拍出的照片風格呈現截然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它們各自的相機 App 也有小幅度介面與操作邏輯不同的情況。說回成像,ZenFone 5Z 的成像風格在乎「乾淨」,所以 ZenFone 5Z 拍出的照片通常有明顯的塗抹;ZenFone 5 則在意「細節」,因此它在光線較暗的環境拍出的照片會有不少雜訊。

P_20180822_123241_vHDR_Auto_HP (ZenFone 5)

P_20180822_123220 (ZenFone 5Z)

▲ 上圖為 ZenFone 5 (f/1.8、1/555s、ISO 25)、下圖為 ZenFone 5Z (f/1.8、1/827s、ISO 34)。兩款手機拍出的照片在成色上也有些差異,雖然 AI 都有辨識出這是花朵,不過 ZenFone 5 的照片對比度 (葉子) 和飽和度 (花瓣) 都比 ZenFone 5Z 高一點。

P_20180822_123439_vHDR_Auto_HP (ZenFone 5)

P_20180822_123429 (ZenFone 5Z)

▲ 上圖為 ZenFone 5 (f/2.2、1/909s、ISO 25)、下圖為 ZenFone 5Z (f/2.2、1/1451s、ISO 25)。這一組超廣角照片也是一樣,在拍攝時都是自動對焦、自動 HDR、自動測光,不過 ZenFone 5Z 整張照片的飽和度都高很多,ZenFone 5Z 則看起來比較平淡。但放大後也可以發現,ZenFone 5 的超廣角照片存在邊緣解析力下降的問題,ZenFone 5Z 則完全正常。

ZenFone 5Z 的日拍表現很好,整體成色表現與光影呈現都很出色,尤其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拍攝「花朵」或「食物」,得益於 AI 的加持,可以有很漂亮的最終照片,不過大幅放大照片看會有種「莫名的模糊感」,我不太清楚原因,不過幸好這個問題縮圖看不出來,除此之外,日拍也沒有什麼問題。

P_20180822_123006

▲ f/1.8、1/1451s、ISO 30,花朵模式。搭配 AI,ZenFone 5Z 可以拍出很不錯的照片。

P_20180822_135447

▲ f/1.8、1/17s、ISO 155,食物模式。

P_20180822_140324

▲ f/1.8、1/15s、ISO 276,食物模式。拍攝食物時,可以前期就將亮度拉高,食物看起來會更可口。

想要透過 ZenFone 5Z 拍出不錯的夜拍有個前提,那就是需要把 HDR 關閉。根據我的測試,ZenFone 5Z 的 HDR 由於不明原因比 ZenFone 5 更容易自動開啟,但在開啟 HDR 的情況下夜拍,ZenFone 5Z 的成像很不理想。後來無意間在 HDR 關閉的情況下夜拍,發現這些問題都沒了,水準就和 ZenFone 5 差不多。

P_20180828_195421 (HDR Auto)

▲ f/1.8、1/10s、ISO 1260。這是系統自動開啟 HDR 下拍攝的夜拍,可以看到細節塗抹嚴重、雜訊也很多。

因此對於想要入手或已經入手 ZenFone 5Z 的消費者們,我給各位三個小撇步,第一個是將 HDR 關閉,這是最簡單的方式。第二個是如果你的手夠穩,可以切換到內建的「超高解析度」模式,如此可以拍出比自動模式保留更多細節、且雜訊更少的照片,雖然亮度會稍微暗一點,不過影響不大。最後如果你有腳架的話,當然就是切換至內建的「專業」模式,視拍攝環境去調整相機參數。以上三種方式是 Asus 推送軟體更新前我比較建議的夜拍方式。

P_20180828_195254 (HDR Off)

▲ f/1.8、1/9s、ISO 1163。但是將 HDR 手動關閉後,可以看出整體品質提升很多,雜訊減少、細節也比較清楚。

P_20180828_195301_(Hi-Res)

▲ f/1.8、1/10s、ISO 809。接著這張是「超高解析度」模式下拍攝的照片,雖然亮度暗了不少,但放大看就知道,整體畫質又比剛剛只把 HDR 關閉來得更好。

ZenFone 5 上被我誇到不行的 HDR 在 ZenFone 5Z 上強度降低了不少,所以在面對明暗對比強烈的環境會比前者稍微吃虧,但還是有一定水準,無需擔心。另外,相機 App 的使用體驗部分,ZenFone 5Z 本著天生的硬體優勢,無論是相機開啟速度、對焦速度、拍照速度、或照片處理速度,都達到令人很滿意、難以挑剔的程度。

P_20180829_152617_vHDR_Auto_HP_1

P_20180829_152529_1

▲ 上圖為 ZenFone 5 (f/1.8、1/120s、ISO 41)、下圖為 ZenFone 5Z (f/1.8、1/163s、ISO 43)。兩張都是在系統自動開啟 HDR 的狀況下拍攝 (經過裁切放大),不過可以看出 ZenFone 5 對於高光過曝的處理更強烈。


電池

Asus 在 ZenFone 5Z 的盒裝內直接附了 9V / 2A 的 18W 快速充電器,再加上支援 USB-PD (Power Delivery) 快速充電,可以有效提升充電效率。根據我的測試,從 36% 充電至 100% 耗時 1 小時 7 分鐘,以前半段 1 分鐘就能充 2% 的速度類推,ZenFone 5Z 從 0% 充電至 100% 應該能在 90 分鐘內完成,算是很好的表現。

Screenshot_20180818-170945
▲ ZenFone 5Z 從 36% 充電至 100% 耗時 1 小時 7 分鐘,表現不俗。

至於續航,根據我用 PCMark 進行的測試,ZenFone 5Z 的成績大約是九個半小時,比 ZenFone 5 的十一小時差了一些,不過考慮兩者在規格上有些差異,我覺得這樣的成績可以接受,實際使用起來也不至於太快沒電。


尾聲

在使用 ZenFone 5Z 的過程中,它給我一種「旗艦機中的模範生」的感覺,它有著出眾的外表、而且「文 (漂亮的規格) 武 (強悍的性能) 雙全」,動靜皆宜,似乎什麼工作都難不倒它,更難能可貴的是 ZenFone 5Z 三個版本都在新臺幣兩萬元以內,完全不擺架子。在旗艦機都「有默契地」漲價的時代,ZenFone 5Z 一毛也沒漲,如果你對旗艦機沒有特殊需求 (如 S Pen、酷炫的彈出式相機…等等),ZenFone 5Z 可說是市面上最物超所值的選擇。

IMG_201808291637056


內容編撰、照片拍攝 / 胡思玄

本文作者
胡思玄

ZETAIL 創辦人、總編輯。 喜歡研究科技產品、技術與市場,對於科技產品有獨到見解。曾經歷過消費者購機時的猶豫,所以打造了消費者導向的科技媒體 - ZETAIL。我們將會持續替大家帶來高品質的文章,謝謝您們的支持,我們將持續進步!



版權聲明©️

DMCA



在社群媒體關注 ZETAIL

探索更多來自 ZETAIL 科技心感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