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點評:ZenFone 5 做為一款萬元手機,卻結合了時下手機最流行的元素。
本文目錄
1. 客觀綜述
2. 引言
3. Asus ZenFone 5 (ZE620KL) 基本規格
4. 外觀、設計
5. 螢幕
6. 系統與效能、安全
7. 相機
8. 尾聲
外觀設計大抵承襲了上一代的 ZenFone 4,整體依舊非常有質感,而 ZenFone 5 的做工品質同樣出乎意料的出色,前後玻璃和金屬邊框的銜接堪稱無縫,外觀表現屬水準之上。ZenFone 5 是 Asus 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手機,屏占比高達 90%,當然也得益於評價兩極的「瀏海 (Notch)」設計。螢幕顯示效果很好,最高亮度稍暗、最低亮度不錯,而系統也同樣有內建螢幕色彩管理工具。
根據跑分資料,ZenFone 5 的效能比 ZenFone 4 差一些,但實際使用並不如「數字」上的差別明顯,用它來玩時下流行的「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也挺順暢,想吃雞不成問題,效能表現無須擔心,但還是不太建議重度使用。而 ZenUI 也還在持續精簡,給個好評。相機方面,ZenFone 5 的 HDR 令我印象深刻,效果強烈而自然,處理速度不慢,並且能在背景進行。日拍表現出色而穩定,低光源拍照和 ZenFone 4 相比有明顯的細節與亮度提升 (下面有實際比對),相機表現絕對對得起它的價位。
點擊下圖可放大
ZenFone 5 (ZE620KL) 作為 Asus 新一代「萬元」中階戰將,搭載了目前市場上流行的諸多元素,包括「全面屏」、「瀏海屏」、「AI 運算能力」…等等,競爭力自然不差,今天我就要來說說 ZenFone 5 (ZE620KL) (以下簡稱 ZenFone 5) 各方面表現如何、相較前代又有哪些提升,一起了解一下吧!
建議售價: NT$11,990 元
顏 色: 深海藍 (本篇評測版本)、星芒銀
儲存空間: 4GB RAM / 64GB ROM
螢 幕: 6.2 吋 FullHD+ (2246 x 1080) Super IPS+
系 統: Android 8.0 (Oreo) with Asus ZenUI 5
處 理 器: Qualcomm Snapdragon 636
主 相 機: 1200 萬畫素、SONY IMX363 感光元件、f/1.8 光圈、相位對焦、4 軸 OIS 光學防手震
副 相 機: 800 萬畫素、120° 廣角
前 相 機: 800 萬畫素、f/2.0 光圈
電池容量: 3300mAh
特殊功能: AI 智慧拍照、ZeniMoji、90% 屏占比、自動螢幕色溫調整、雙喇叭
ZenFone 5 繼承了 ZenFone 3 和 ZenFone 4 的設計,都採用前後玻璃機身 + 金屬邊框的組合,不過三者的銜接密合度一直有在進步的趨勢,做工水準有著旗艦等級的水準。
▲ ZenFone 5 的背面也是玻璃面板,並且在光照射下會以指紋辨識區為中心向外四散,相當漂亮。
▲ ZenFone 5 的音量鍵與電源鍵都在機身右側,按鍵的按壓回饋都相當舒適,也沒有按鍵鬆動的問題。
ZenFone 5 機身偏向圓潤,搭配玻璃的溫潤手感,手機握起來相當舒適,不過也因為如此,ZenFone 5 無論拿在手上、放在包包,都有不小心滑出去的可能,加上玻璃易碎,使用上要加倍小心。好在 ZenFone 5 盒裝內就已經附上了一個基本的透明保護殼。
由於 ZenFone 5 正面引進了全面屏,手機可以在機身體積不變、或小幅增大的前提下,大幅提升螢幕尺寸。像是這回 ZenFone 5 比 ZenFone 4 的尺寸寬了 0.45mm、短了 2.4mm,但螢幕尺寸卻從 5.5 吋加大到了 6.2 吋。
▲ ZenFone 5 的握感很舒適,也很滑,使用上需要格外注意。
ZenFone 5 用上了一塊 6.2 吋 FullHD+ (2246 x 1080) 解析度的 Super IPS+ 螢幕,可視角度與最低亮度表現都不錯,最高亮度在戶外不夠亮,雖然看得到螢幕顯示的內容,但看不清楚。
目前想要提高螢幕占比的方式有三種,ZenFone 5 採用的是以 Apple iPhone X 為代表的「瀏海屏」方案,不過因為採用 LCD 螢幕,再加上如果用了和 iPhone X 一樣的螢幕封裝技術,成本和產品售價勢必都將大幅提升,所以 ZenFone 5 還是有個下巴。但 ZenFone 5 的左、右與上邊框都比較窄,如此就能和下巴的寬度平衡,做到了高達 90% 的屏占比。
▲ 雖然採用了全面屏設計,不過因為不同於 iPhone X 所採用的 COP 螢幕封裝技術,ZenFone 5 還是有個比較寬的下巴。
▲ 為了彌補下巴較寬所造成的屏占比下降,Asus 將 ZenFone 5 的左、右、上邊框做的更窄。
色彩部分,Asus 表示 ZenFone 5 的螢幕可以覆蓋 100% 的 DCI-P3 和 96% 的 NTSC 色域,色彩非常鮮豔漂亮。如果你喜歡平淡點,也可以透過內建的 「Splendid」來選擇其它顯示模式。
▲ ZenFone 5 所搭載的 Super IPS+ 螢幕觀感不錯,但可惜最高亮度不夠理想。
這次 ZenFone 5 也加入了類似 Apple 的「True Tone」功能,可以根據環境光源自動調整螢幕色溫,藉此讓手機螢幕更像真正的「紙」- 在黃光下看螢幕會偏黃、白光下則會偏藍。
▲ ZenFone 5 的自動螢幕色溫調整功能,可以讓使用者更加舒服地瀏覽螢幕。(翻攝自 / Asus 官網)
ZenFone 5 搭載 Android 8.0 (Oreo) 系統,搭配 Asus ZenUI 5 的系統 UI,功能與介面沒有明顯的變動,至於預載 App 則是 21 個,比去年的 ZenFone 4 多了 6 個,只保留了使用頻率較高的重點 App,以 Android 手機來說是相當輕巧了,尤其對於兩年前的 Asus 來說更是難能可貴。當然,使用起來也是更加輕盈、反應速度更快。
許多網友都對「瀏海」設計很反感,第一是因為它不夠美觀、再來是它會導致瀏覽圖片、看影片時螢幕被遮擋到。Asus 的解決方法是在圖片庫中瀏覽圖片時自動將瀏海旁補滿,使得圖片縮放不會被擋到、Chrome 以及其它許多 App 也都是這樣,所以真正用到瀏海旁顯示有效內容的時間並不多。
▲ 畢竟少了 iPhone X 的 TrueDepth 相機,瀏海自然小了一些。而在實際使用上,瀏海對於瀏覽螢幕造成的影響也沒有想像中來的大。
ZenFone 5 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636 處理器,在實際使用上,它的多工效能比較不理想,哪怕是前五個 App,在來回切換時都有被系統關掉的可能。不過在「客觀綜述」我也提到,用 ZenFone 5 玩正版吃雞手遊「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即便畫面品質調到比較高,還是可以不太掉幀的玩完,吃不吃雞基本上就看網路狀況與個人技術了😏。整體來說我覺得 ZenFone 5 的效能還算不錯,不過對於重度使用者來說,ZenFone 5Z 才是比較適合你的選擇。
▲ 用 ZenFone 5 吃雞完全沒有問題XD。
▲ 上圖點擊可放大。Asus ZenFone 5 在 ZETAIL X 效能跑分資料庫的分數。*資料來自 ZETAIL X
在臉部辨識當道的時代,各家廠商都紛紛把這塵封已久的功能再拿出來,Asus 也不例外,ZenFone 5 的生物解鎖方式包含了臉部辨識與指紋辨識兩種。雖然 ZenFone 5 同樣有瀏海,但目前有 3D 結構光臉部辨識的手機就只有 iPhone X 和小米 8 (透明探索版),ZenFone 5 仍是 2D 平面辨識。儘管如此,我使用 ZenFone 5 進行臉部辨識時,速度快可以很快,但慢也可以非常慢,甚至有時還會「認不出我」,使用上的穩定度不夠高。好在 ZenFone 5 還有個後置指紋辨識,辨識速度挺快的,位置對我而言則有點偏高,但身邊也有人覺得剛好,這點應該和每個人手的大小有關。
▲ ZenFone 5 的臉部辨識解鎖是 2D 平面解鎖,因此有被照片騙過的可能,使用前需要考慮一下安全性的問題。(翻攝自 / Asus 官網)
ZenFone 5 用上 1200 萬畫素、f/1.8 光圈的相機,規格稱得上旗艦等級,但一切還是得看實際表現。日拍部分對 ZenFone 5 構不成任何威脅,ZenFone 5 多數時候總是能提供細節豐富、曝光正確的照片,色彩還原真切,相當不錯。夜拍部分,ZenFone 5 相較 ZenFone 4 有非常大的進步,不僅亮度提升,還保留了更多細節,而且拍照速度不慢,這得益於它的 4 軸 OIS 光學防手震,可以在曝光時間拉長到 1/4 秒的同時,減少照片抖動。
Asus ZenFone 5 v.s. ZenFone 4 低光源成像比較 (皆為自動對焦、自動測光、自動 HDR 拍照,無修圖;照片點擊可看原圖、EXIF)
▲ 上圖為 ZenFone 4 (f/1.8、1/10s、ISO 1600)、下圖為 ZenFone 5 (f/1.8、1/4s、ISO 2782)。兩者最直觀的差別就是亮度,ZenFone 5 的畫面明顯亮很多,這和快門速度的拉長與 ISO 的提升有關,不過細節卻沒有因此減少太多,除了 Sony IMX363 感光元件的功勞,還有就是降噪算法有了提升。
▲ 上圖為 ZenFone 4 (f/1.8、1/10s、ISO 1600)、下圖為 ZenFone 5 (f/1.8、1/4s、ISO 3200)。從兩組對比不難看出,ZenFone 4 在低光源的快門速度只能到 1/10 秒、ISO 1600,這大大侷限了畫面亮度,而 ZenFone 5 就沒有這個問題,畫面亮度及格之上,細節保留則中規中矩。
在上一段我提到 ZenFone 5 日拍通常能給出曝光正確的照片,這句話是建立在你將 HDR 調成自動或開啟的基礎之上。ZenFone 5 的 HDR 可以說是非常強悍,管它日拍、夜拍,哪怕場景明暗反差很大,只要有 HDR,最終成像很少不讓人滿意,下面有實拍對比。不過我也發現 HDR 開啟的條件比較嚴苛,有時候應該開卻沒有開,而且自動開啟的速度也比較慢,有時需要等個兩、三秒才會出現 HDR 已自動開啟的提示。
Asus ZenFone 5 HDR 開、關比較 (皆為自動對焦、自動測光拍照,無修圖;照片點擊可看原圖、EXIF)
▲ 上圖為 HDR 關閉 (f/1.8、1/3356s、ISO 26)、下圖為 HDR 開啟 (f/1.8、1/3356s、ISO 26)。可以看出開啟 HDR 之後,背景 (天空) 的亮度沒有改變,不過前景 (建築物、馬路) 的亮度有著大幅提升,細節也絲毫沒有減少。
▲ 上圖為 HDR 關閉 (f/1.8、1/40s、ISO 96)、下圖為 HDR 開啟 (f/1.8、1/30s、ISO 84)。這組對比就更加明顯了,開啟 HDR 後,背景與前景都得到了最佳的曝光,照片看起來相當漂亮,有戲劇感。
Asus ZenFone 5 v.s. Apple iPhone 7 關閉 HDR 寬容度比較 (皆為自動對焦、自動測光拍照,無修圖;照片點擊可看原圖、EXIF)
▲ 上圖為 ZenFone 5 (f/1.8、1/120、ISO 43)、下圖為 iPhone 7 (f/1.8、1/60、ISO 25)。這就是為什麼我特別強調使用 ZenFone 5 拍照一定要至少將 HDR 設定為自動,因為它的寬容度不高,面對明暗反差大的場景很容易前景一片黑、或背景一片白。
雖然並不確定,不過從規格來看,ZenFone 5 和 ZenFone 4 的廣角副鏡頭可能是同一顆,都是 800 萬畫素、120 度超廣角。實際拍攝表現,ZenFone 5 的超廣角照片比 ZenFone 4 的細節保留更多,畫面遠處的小字放大還是看得出來,加上 HDR 的輔助,整個畫面的張力相當不錯。
Asus ZenFone 5 主鏡頭 v.s. 超廣角副鏡頭比較 (皆為自動對焦、自動測光、自動 HDR 拍照,無修圖;照片點擊可看原圖、EXIF)
▲ 上圖為主鏡頭 (f/1.8、1/3356s、ISO 26)、下圖為超廣角副鏡頭 (f/2.2、1/2070s、ISO 25)。120 度超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照片明顯更加有視覺張力,非常適合拍攝景物或多人合照,但一人獨照就比較不適合 (還是看你怎麼拍啦)。
更多 ZenFone 5 實拍照片
如果說 ZenFone 3 、ZenFone 4 時代的 Asus 還在努力趕上潮流,如今 Asus 的 ZenFone 5 完全可以說是走在時代尖端了。當然,如此的 ZenFone 5 免不了被歸為「iPhone X Clone」家族的一員,然而 Asus 現在「部分跟風、部分創新、部分堅持自我」的彈性原則不僅加快了原先「旗艦機 Only」新技術的流動,也讓持續保留了對消費者有益而無害的 3.5mm 耳機孔,更重新定位了「ZenFone」系列的價值。比起一些畏懼改變創新、受限於網友輿論而故步自封的品牌,Asus 明顯更具企圖心。
購買
文章撰稿、照片拍攝:胡思玄
1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