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點評:soundcore 再一次挑戰入門市場!
本文目錄
旗艦真無線藍牙耳機往往透過「堆料」,來展現自家的技術實力;入門真無線則藉由便宜親民的價格,來吸引盡可能多的消費者,畢竟對多數人而言,耳機只要夠用就好。最近 soundcore 新出了兩款千元有找的真無線藍牙耳機:A20i 與 R50i,雖然便宜,但規格也不馬虎,搭載藍牙 5.3、低延遲遊戲模式、長效續航,至於兩款耳機實際用起來怎麼樣?有哪些差異?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ZETAIL X 真無線藍牙耳機分數評比」現以即時性、圖形化、互動式呈現,可以完整列出所有測過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也可以單獨檢視各耳機特定項目的分數高低。
顏色:雲朵白、夜幕黑(本文評測版本)
單體:6mm 動圈單體
標示續航時間:9 小時(耳機)、28 小時(搭配充電盒)
類型:豆狀入耳式真無線
重量:5.2 公克(單邊耳機)、43 公克(充電盒)
藍牙版本:藍牙 5.3
音頻編碼:SBC、AAC
響應頻率:20Hz – 20KHz
特色功能:遊戲模式、「soundcore」App、BassUP 低頻強化技術、IPX5 防潑水、尋找耳機功能
建議售價:NT$ 990 元
顏色:海洋藍、暗夜黑(本文評測版本)、極光白(本文評測版本)
單體:10mm 動圈單體
標示續航時間:10 小時(耳機)、30 小時(搭配充電盒)
類型:棒狀入耳式真無線
重量:4.55 公克(單邊耳機)、46 公克(充電盒)
藍牙版本:藍牙 5.3
音頻編碼:SBC、AAC
響應頻率:20Hz – 20KHz
特色功能:遊戲模式、「soundcore」App、BassUP 低頻強化技術、IPX5 防潑水、尋找耳機功能
建議售價:NT$ 990 元
▲ 這次開箱的是兩種顏色的 R50i 跟一個 A20i,兩款耳機的盒裝設計相同,都以藍色作為主色調,正面是產品圖片。
▲ 側面寫著 soundcore 耳機的出色聲音廣受兩千多萬人喜愛;另一邊則是產品的特殊,R50i 是搭載 10mm 動圈單體,A20i 是內建雙麥克風搭配 AI 通話降噪。
▲ 盒裝內所有內容物如上圖,包括耳機、掛繩、三組不同尺寸的矽膠耳塞、一條 USB-C 充電線、一本快速上手指南。
▲ 充電線的接頭上保留 soundcore 的 Logo,依然好評。
或許是為了提供不同喜好的消費者選擇,A20i 跟 R50i 的外型截然不同。A20i 的充電盒採用站立設計,比較高,邊角都盡可能做了圓潤的過渡,以免看起來太死板,但底部還是維持平面,讓它可以直接平放於桌上。正面有一顆 LED 提示燈,用來顯示充電狀態、剩餘電量。
▲ soundcore A20i 的充電盒採用站立設計,邊角都頗為圓潤。
▲ 底部的平面設計讓它可以立在桌上。
▲ 頂部有 soundcore 的 Logo,除此之外,外殼就沒有任何字樣或圖樣。
▲ 充電盒正面有一顆 LED 提示燈。
耳機是豆狀設計,厚機身方便拿取,一圈亮面切邊更是有不錯的點綴效果,讓 A20i 看起來不會過於單調。A20i 目前共有兩種顏色,分別是「雲朵白」跟「夜幕黑」。
▲ A20i 耳機。
▲ A20i 採用豆狀造型,圓形背板搭配亮面切邊銜接至側面,算是漂亮的點綴。
▲ A20i 的機身偏厚,讓使用者便於拿取或調整耳機位置。
▲ 「夜幕黑」跟「雲朵白」的 A20i。(圖片來源 / 翻攝自 WitsPer 智選家)
soundcore R50i 的充電盒則是採用比較扁的造型,整體的線條比 A20i 還圓潤,我覺得看起來更現代、可愛。正面同樣有一顆可以顯示充電狀態與剩餘電量的 LED 提示燈。
▲ R50i 的造型比較扁,有點像珠寶盒。
▲ 頂部一樣有 soundcore 的 Logo。
▲ 正面也有 LED 提示燈,可以顯示電量相關資訊。
R50i 的耳機是棒狀設計,具有收音指向桿,背板幾乎是平面,而且用上跟機身不同的質感處理,外觀讓人滿意,簡單好看。R50i 目前有「海洋藍」、「暗夜黑」、「極光白」三種顏色,海洋藍在圖片裡面看起來相當深,還滿少見的,喜歡獨特色系的人可以考慮。
▲ R50i 的耳機採用棒狀造型,有一根收音指向桿。
▲ 側面可以看到 R50i 耳機混搭使用了兩種材質。
▲ 「暗夜黑」、「海洋藍」、「極光白」的 R50i。(圖片來源 / 翻攝自 Soundcore 臺灣)
說完兩款耳機各自不同的外觀與設計,接著來看看它們有哪些相同之處。首先是外殼都用上普通的硬塑膠材質,塑膠感確實比較重,而且容易留下使用痕跡,會在意這些的消費者,建議選擇白色,不僅塑膠感輕微很多,如果有刮痕也不會那麼明顯。
▲ 實際對比,我覺得因為材質的關係,黑色看起來塑膠感會較為明顯,白色則輕微許多。
再來,比較特別的一點是 soundcore 為 A20i 跟 R50i 都設計了掛繩孔,出廠甚至隨附掛繩,你可以將它綁在隨身背包,或是掛在掛鉤上,提升便攜性。此外,A20i 和 R50i 的耳機都配備 IPX5 防潑水規格,表示它們能抵擋任何方向的低壓飛濺水流,日常的運動流汗、午後雷陣雨應該不會造成損壞。
▲ A20i 與 R50i 都有隨附掛繩,外出攜帶還挺方便的。
soundcore R50i 跟 A20i 都隨附三組不同尺寸的矽膠耳塞,讓你可以依照自己耳朵的大小選擇最適合的尺寸。雖然兩款耳機的造型很不一樣,但不得不說,它們的配戴體驗都相當不錯。對我自己而言,採用傾斜入耳設計的 R50i 的配戴舒適性還是略勝一籌,跟 AirPods Pro 2 差不多,連續戴著數小時都不會讓我感到不適,而且也足夠穩固。
▲ 得益於傾斜入耳設計,R50i 實際入耳的部分不會太多,而且能剛好與耳朵內部的輪廓契合。
得益於足夠貼合耳朵輪廓的人體工學設計,豆狀造型的 soundcore A20i 的配戴舒適性同樣不俗,不過異物入侵感比 R50i 明顯,長時間戴著聽音樂的時候,我偶爾會需要調整一下耳機位置來確保配戴感受。
▲ A20i 因為是豆狀設計,需要整顆固定在耳朵的凹槽,所以戴久了比較容易感覺不適。
功能豐富、設計精美的「soundcore」應用程式一直是 soundcore 耳機的重要賣點,A20i 跟 R50i 得以延續這點,大大提升了它們的競爭力,因為通常入門定位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並不會搭載這項功能,由此可見 soundcore 對自己的產品定位區隔夠有信心。
▲ 千元有找還能搭配專屬應用程式使用的耳機並不多,A20i 和 R50i 是其中之二。
兩款耳機都可以搭配「soundcore」應用程式來使用更多功能、進行更多設定,以及韌體更新,這讓 A20i 與 R50i 的使用體驗有機會隨著時間而提升。舉例而言,App 內的「尋找裝置」功能,可以分別讓兩邊耳機發出清脆的鈴聲,幫助你「聽音辨位」找到耳機(需要手機與耳機還在連線狀態),在一覺醒來發現耳機不見,或是一下忘記把耳機放在哪的時候很實用。
▲ 因為 A20i 跟 R50i 的功能沒有差異,所以接著我就只以 A20i 為例。將耳機跟「soundcore」應用程式連線之後,就會進入主畫面,可以直觀地看到「等化器」、「控制項」、「尋找裝置」、「遊戲模式」四項功能,右上角還有個設定。
▲ 點入設定除了有一些關於耳機的基本資訊,還有「觸控提示音」的開關,以及「更新韌體」。
▲ 我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應用程式就告訴我有新版韌體,只要點擊下載就可以開始幫耳機更新。
▲ 進入「尋找裝置」,只要按下播放鍵,就可以讓那一邊耳機發出聲音(兩邊同時也可以),讓你能更快速找到耳機。
「soundcore」應用程式還有「白噪音」功能,事實上,不一定要搭配 soundcore 耳機,任何耳機都能使用這個功能。soundcore 為你準備了一些預設的白噪音組合,有「生活」、「動物」、「自然」。如果你想要 DIY,也可以手動混搭各種不同聲音,來創造自己喜歡的白噪音組合,自由度很高,而且可以設定定時器,相當適合有靜心、專注、助眠等需求的使用者。
▲ 要使用「白噪音」功能,需要跳出與耳機連線的畫面,來到應用程式最外層,點擊底部中間的「探索」頁面,就會看到「白噪音」。
▲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官方推薦的三個預設白噪音。
▲ 進入「DIY」的介面,你最多可以同時搭配三個白噪音,選擇相當豐富。
▲ 你還可以叫出這個頁面,更細緻地調整白噪音,比如個別調整它們的音量、設定定時器、儲存為預設等。
soundcore A20i 與 R50i 都是以「觸控手勢」作為耳機操作的方式,它們的預設操作手勢完全一樣,但實際用下來我發現 A20i 的觸控反應比較即時,音效會伴隨每一下點按;R50i 則有點延遲,都是完成觸控手勢之後,才會出現音效。不過它們的感應精準度都還不錯。
以下是 soundcore A20i、R50i 預設的觸控操作手勢:
- 按一下左耳:無功能(預設關閉)
- 按一下右耳:無功能(預設關閉)
- 按兩下左耳:啟動語音助理
- 按兩下右耳:播放 / 暫停音樂
- 輕觸長按左耳:切換回上一首歌
- 輕觸長按右耳:切換至下一首歌
▲ 在「控制項」裡面,你可以自行設定不同觸控手勢的功能,其中,「按一下」的手勢預設是關閉的,不過如果你想要也可以手動打開。
soundcore 表示 A20i 跟 R50i 都搭載雙麥克風,並支援 AI 通話降噪。為了實測收音表現,我分別在車來車往的吵雜路邊、安靜的室內環境進行錄音測試,以模擬它們在不同情境的通話品質。結果兩者的表現接近,且都比我預期的好,對千元有找的真無線藍牙耳機而言算是很不錯。以下是 A20i 與 R50i 在兩種情境下的錄音原檔,提供對比與參考。
▲ 音檔說話內容:「哈囉大家好,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A20i,在一個安靜的室內環境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一二三四五六七,一閃一閃亮晶晶」。
▲ 音檔說話內容:「哈囉大家好,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R50i,在一個安靜的室內環境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一二三四五六七,一閃一閃亮晶晶」。
▲ 音檔說話內容:「哈囉大家好,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A20i,在一個吵雜的路邊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一二三四五六七,一閃一閃亮晶晶」。
▲ 音檔說話內容:「哈囉大家好,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R50i,在一個吵雜的路邊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一二三四五六七,一閃一閃亮晶晶」。
soundcore A20i 跟 R50i 都搭載最新的藍牙 5.3,整體連線表現令人滿意。拿出耳機後會自動開機,從開機到連線完成大約 4、5 秒,不快不慢,屬於中間水準。連線品質十分優異,在我測試的過程中,從來沒有遇到連線不穩、聲音斷續的問題,相當難能可貴。
A20i 與 R50i 的兩邊耳機都能獨立使用,只要完成初次連線,之後無論拿出哪一邊耳機,都不用手動重新連線就能使用;在兩邊耳機都拿出來的狀況下,放回其中一邊耳機,另一邊耳機還是可以繼續播放音訊,不會斷線或關機;只使用單邊耳機時,再把另一邊耳機拿出來,它也會自動連線。可見它們的單雙耳切換機制很有彈性,完全不需要手動操作。
▲ A20i 跟 R50i 的兩邊耳機都可以獨立使用。
延遲方面,soundcore 特地為兩款耳機加入「遊戲模式」,這也是「千元機」上比較罕見的功能,開啟後號稱可以降低延遲,實測觀看 YouTube 影片,幾乎感覺不到延遲;在遊戲內,的確能夠改善聲音跟畫面不同步的情形,以點按操作來說,關閉遊戲模式時,聲音通常要等到手指抬起才會出來,而開啟之後,變成手指還在螢幕上,耳機就會有聲音,差異挺明顯的,如果你喜歡玩手遊,這是很實用的功能。
▲ soundcore 針對「遊戲模式」的介紹。
soundcore R50i 跟 A20i 都沒有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所以要降低外界噪音,只能依賴被動降噪,也就是隔音,而這又跟耳機本身的造型設計有很大的關係,因為 A20i 戴起來幾乎剛好卡住了耳朵凹槽與耳道,所以隔音效果比入耳部分相對較少的 R50i 還要好,如果耳機的隔音表現是你看重的點,那 A20i 會是更好的選擇。
有趣的是,兩款耳機的單體並不相同,A20i 搭載 6mm 動圈單體,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尺寸;R50i 則是 10mm 動圈單體,稍大的尺寸有機會帶來更佳的低頻品質,不過不曉得 soundcore 為什麼會這樣做。另外,兩款耳機都支援 SBC 與 AAC 兩種音頻編碼格式。
(耳機聽感因人而異,以下為個人感受,僅供參考,建議實際試聽再下定論)
測試裝置:蘋果 iPhone 14 Pro Max
編碼格式:AAC
使用音源:Apple Music(ALAC)
A20i 跟 R50i 的調音風格非常不一樣,A20i 的聲音比較渾厚、飽滿,但因此導致音樂聽起來稍嫌發悶,有些細節出不來,而且人聲位置靠後,不太適合喜歡聽人聲的使用者,拿來聽電子樂我覺得倒是不錯。R50i 的聲音清瘦不少,整體比較清晰,人聲與樂器聲有一定的線條感,分離感也不錯,適合喜歡聽人聲的人,但偏冷的聲音不是大家都喜歡,且比較容易導致聽覺疲勞,這部分很難說一定誰好誰壞,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 A20i 的聲音渾厚、平滑,包圍感較強,對長時間聽音樂的使用者而言沒那麼容易疲勞。
▲ R50i 的聲音清晰,有線條感,但可能會讓一些人覺得太「刺」。
▲ 如果你對 A20i 或 R50i 預設的聲音不滿意,也可以在「soundcore」應用程式裡面的「等化器」功能選擇不同的聲音 EQ,共有多達 21 種可選,只是就不像他們家更高階的耳機可以手動調整 EQ。
A20i 的標示續航時間為 9 小時,R50i 則是 10 小時,都算是很長的時間,我當然要以「ZETAIL X 耳機標準續航測試」(AAC 編碼,以 50% 音量連續播放相同音樂)實測一下,結果 A20i 連續播放 8 小時 39 分鐘,R50i 連續播放 8 小時 36 分鐘,兩者表現幾乎相當,都與 soundcore 宣稱的續航時間有落差,但如果撇除這點,我覺得它們的續航表現已經足夠優異。
▲ 充電盒都是使用 USB-C 插槽充電,不支援 Qi 無線充電。
soundcore A20i 與 R50i 就像孿生版本,兩者從規格、售價到實際表現都極為相似,我能指出的差異也只有外觀設計、配戴感受與聲音聽感;事實上,這樣的策略對於消費者無疑是友好的,因為這表示他們在千元不到的入門市場,仍然有依照個人偏好選擇產品的空間,而不會因為預算較少,選擇就受限。整體而言,無論從規格或實際體驗來看,A20i 跟 R50i 絕對都對得起售價,如果你需要備用機,或是挑選交換禮物,它們都是很值得考慮的選擇。
購買、專屬優惠
現在透過下方超連結到 WitsPer 智選家購買 soundcore A20i(R50i 僅於實體通路販售),在結帳頁面輸入專屬折扣碼:A20IZETAIL(全大寫),即可享 97 折優惠!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多加利用哦!

soundcore A20i、soundcore R50i
綜合評價
soundcore 將專屬應用程式、長效續航、遊戲模式等功能,引進不到千元的 A20i 與 R50i 兩款耳機,讓它們頗具競爭力。兩款耳機相似的規格、功能,搭配截然不同的外觀設計,讓消費者在低價位帶也能擇其所愛。
優點
有專屬應用程式可以使用 內建「遊戲模式」 連線品質穩定缺點
兩款耳機的調音過於兩極- 外觀與設計8
- 配戴感受8.2
- 功能與使用體驗8.2
- 延遲與連線表現8.5
- 降噪與隔音表現8.2
- 聲音(主觀聽感)8.5
- 續航表現9.5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