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入評測 Apple Apple iPhone 7 極.深入評測:進化,蛻變,王者歸來
AppleZETAIL X手機深入評測

Apple iPhone 7 極.深入評測:進化,蛻變,王者歸來

468
Apple iPhone 7 極.深入評測:進化,蛻變,王者歸來

Z+點評:iPhone 7 升級並不全面,但每一項升級都是對症下藥!

IMG_3261_20160927140733


客觀綜述

外觀方面,Apple 終於改善了 iPhone 6 / 6s 系列以來被人詬病許久的「白帶」天線條設計,這次天線看起來相當不明顯,某些角度甚至幾乎看不到天線的存在,雖然整體設計變化不大,但我們仍給予好評。第一眼不容易看出 iPhone 7 和 iPhone 6s 兩系列螢幕的差異,升級與規格並不亮眼,但螢幕整體依舊維持相當高的水準。

系統與效能方面,操作上的順暢度與反應速度都非常快,跑分方面也再度超越 Android 陣營不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iPhone 7 系列是當今效能最好的手機。無論是規格還是表現,相機方面相較於 iPhone 6s 系列都有極大的提升,日拍沒什麼好說,夜拍方面也終於能再度和 Samsung 的旗艦手機相互較勁,升級非常有感。iPhone 7 系列這次加入了前置立體聲雙喇叭,音量非常大,且聲音表現更勝以往,但是音質表現比往稍差,算是遺珠之憾。

電池容量增加後,續航表現好了不少,是我們目前評測過續航表現最佳的 iPhone,但也因為電池容量提升、仍沒有加入快速充電,充電速度偏慢。iPhone 7 系列只有指紋辨識一種生物解鎖方式,同時和 iPhone 6s 系列一樣同為 TouchID 2.0,但使用起來更加靈敏,解鎖速度略有提升。整體來說,iPhone 7 表現不錯,非常適合想要跳槽的 Android 系統使用者以及還在使用 iPhone 5s 或更前代 iPhone 的使用者;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是 iPhone 6 系列後來的 iPhone,提升最明顯的部分大概就是相機方面了。

下圖為 ZETAIL 客觀綜述分數,以「售價」選取比較對象,Apple iPhone 7 之比較對象為 Samsung Galaxy Note 7。
點擊可放大

2016.09.28 ZETAIL 客觀綜述* 資料來自 ZETAIL X。


引言

說實在的,在 Apple iPhone 7 系列發表會前我們完全沒有想到臺灣能夠擠身成為第一波開賣地區之一,這或許是整場發表會最大的驚喜?XD 9/16 臺灣正式開賣後 ZETAIL 也是在第一時間拿到實機後上線了 iPhone 7 的火速開箱。現在數隔幾個禮拜我們終於準備好了!但在此之前我也必須先承認,去年的「iPhone 6s 極.深入評測」的確有部分偏頗,因此今年我們在遣詞用字上都有更加收斂與小心。好啦!話不多說,今天 ZETAIL 要為各位奉上的就是眾所期待的「iPhone 7 極.深入評測」!


外觀設計

看來正如許多業界人士所猜測的,Apple 將「一年升規格、兩年升外觀」的慣例延長了一年,因此坦白講,iPhone 7 的外觀相較於 iPhone 6s 的確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我個人一直以來都支持把優良的設計語言沿用下去,同時不斷進行精進與突破,iPhone 7 顯然把這點做得不錯,讓我們先從這個影響了金屬手機外觀三年的天線問題講起。

雖然 Apple 沒有將 iPhone 機身上的天線做成「隱形」(像是 Asus 的 ZenFone 3 Deluxe 和 ZenFone 3 Ultra),而是將原本在機背的天線部分改至頂部過渡,因此許多顏色下的 iPhone 7 其實看不太出來天線的存在。根據官方的圖片來看,天線最不明顯的顏色依序是曜石黑、黑色以及銀色,而金色和玫瑰金看起來則是差異不大。另外,iPhone 7 的鏡頭變得比 iPhone 6s 更大、更凸,刮傷的機率自然也會提高,但我自己認為得益於 iPhone 7 精進後的背面設計,整體看起來比以往更加協調與順眼。

iPhone 7 和 iPhone 6s 的整體設計語言差異不大,甚至連機身尺寸都是一模一樣,可是因為鏡頭設計的不同,所以多數保護殼並沒有辦法共用(如果保護殼的鏡頭艙開孔夠大就沒有問題),這點稍嫌可惜。正因為變化不大,所以 iPhone 7 的握感依舊讓我們感到相當舒適滿意,做工方面也傳承了過往的優秀水準。整體表現尚佳,iPhone 7 的外觀設計分數不低。

IMG_1015_20160927114854▲ iPhone 7 的正面設計和 iPhone 6s 幾乎是一模一樣,不過聽筒有稍微長一些、並且原先在左側的感應器好像也移到了右側。

IMG_1030_20160927115535▲ 機身右側同樣是電源鍵與 SIM 卡槽,而許多人相當期待的「雙卡雙待」功能還是沒在 iPhone 7 上出現。

IMG_1149_20160927125240▲ 機身左側是靜音撥鍵和音量鍵。

IMG_1036_20160927115818▲ iPhone 7 因為背面設計的改變,整體看起來更加一體化。不過這次 iPhone 7 系列仍然是採用 7000 系列鋁合金,所以使用一段時間後會不會發生和今年 iPhone 6s 系列一樣的「氧化門」也是我們相當好奇的一點。

IMG_1037_20160927115828▲ iPhone 7 的鏡頭和機身一體成形。無論是凸起幅度還是大小都比以往更大。

IMG_1060_20160927120705▲ iPhone 7 的背面天線從上方過渡,因此不會像 iPhone 6 / 6s 時代的設計看起來有點突兀。

IMG_1059_20160927120642▲ iPhone 7 系列取消了 3.5mm 耳機孔,因此被機身底部僅有 Lightning 插槽和喇叭,對稱的設計相當美觀。

IMG_1067_20160927121049▲ 在 iPhone 7 正式發表前,曾經有一度傳出 iPhone 7 系列的背面將會加上一個「7」的字樣,幸好只是傳言,iPhone 7 背面下方還是非常簡單,而且若隱若現,要拍好看實在有點難度。

更多 iPhone 7 實機圖賞

IMG_1056_20160927120538

IMG_1150_20160927125300

IMG_1057_20160927120550


螢幕

無論是 iPhone 7 還是 iPhone 7 Plus,螢幕大小與解析度相比前代都沒有任何提升(名字倒是有從原本的 Retina Display 升級成 Retina HD Display 啦XD),Apple 的保守向來很容易成為酸民的把柄,所以究竟是解析度越高越好,還是夠用就好?我個人傾向後者,但每個人的看法與需求都不一。回到正題,iPhone 7 的螢幕到底進步在哪呢?就是在亮度與色域,這是 Apple 自己說的,事實是在我們上手 iPhone 7 的數個禮拜過程中,幾乎感受不到 iPhone 7 和 iPhone 6s 的螢幕有什麼差異。

這並不是說 iPhone 7 的螢幕差,iPhone 7 的螢幕無論是可視角度、最高 / 最低亮度還是顯色色準…等等方面相比上一代產品都有進步,同時也代表著時下手機螢幕的頂尖水準。在大太陽照射下,的確可以更清楚的看到 iPhone 7 螢幕所顯示的內容;拿它和 Apple 過去幾款手機的螢幕比較,看起來也似乎有鮮豔一些,但不可否認的,iPhone 7 的螢幕並沒有顯著升級 — 僅僅是在 iPhone 6s 螢幕「相當不錯」的基礎上做了些目前看起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小升級(因為廣色域需要 App 本身的支援,但大多數 App 都還沒更新支援),對於那些期待 iPhone 7 螢幕能夠有大升級的朋友們會感到失望。

IMG_1077_20160927121612▲ iPhone 7 的螢幕整體表現頗佳,具備手機 LCD 螢幕中的頂尖水準。


系統與效能

Apple 自家設計的 A 系列處理器停留在雙核心已經好一段時間了,終於!今年 Apple 將 A 系列處理器帶到了四核心時代(不過正確來說應該是「2+2 核心」才對),iPhone 7 搭載了全新的 A10 Fusion 2+2 核心處理器。為什麼 2+2 核心不直接說是四核心呢?因為 A10 Fusion 採用的是 big.LITTLE 架構,也就是說其中兩顆是「高效能核心」,另外兩顆則是「高效率核心」,這意味著若系統正在執行不需要高效能工作的時候,手機就會改以「高效率核心」來工作(反之亦同)。如此一來便可以在效能與續航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相信 iPhone 7 的續航表現能夠大幅提升也與這點有部分關係。

這次 A10 Fusion 處理器的效能提升也是相當明顯,不僅直接將手機上 GeekBench 中的單核心跑分分數拉到一個新高度,在多核心跑分部分更是全力追趕 Samsung 今年的兩款旗艦手機。而 iPhone 7 在其他跑分軟體也皆取得了相當亮眼的分數,實力不容小覷。整體使用者體驗、流暢度與 Apps 啟動時間同樣狂電 Android 陣營手機。

iPhone 7 搭載了全新的 iOS 10 系統,雖然被許多網友批醜、抄襲 Android,但是隨著每年越來越多的 SDK 釋出,iOS 系統的功能性與開放性都在逐漸提升,像是現在你可以透過 Siri 來聲控操作部分第三方 App 讓許多步驟簡化、可以支援拍攝 RAW 檔…等等,非常方便。不過系統開放的代價就是穩定性通常會較低,因此即便 iOS 10 已經經歷了八個測試版最後來到正式版,偶爾還是會發現一些尚未解決的 bug,目前只能期待已經進入測試階段的 iOS 10.1 來修復了(iPhone 7 的「電流門(HissGate)」、「飛航模式切換問題」也都會陸續修復)。

iPhone 7 系列的一大改變除了移除 3.5mm 耳機孔之外,還有一點就是 HOME鍵改成了「固態式」,就和 HTC 10HTC One A9 類似,是沒有辦法按下去的。Apple 這樣做有許多用意,像是提升防水防塵性能與耐用性…等等,不過如果 Apple 沒有一個足夠好的替代方案,他們通常是不會如此果斷的。Apple 這次用上了和 MacBook 觸控板一樣的替代方案 — Force Touch(3D Touch),也就是透過 Taptic Engine 馬達所產生的震動來模擬使用者真正按下 HOME鍵的反饋,雖然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按壓」HOME鍵力道的大小,可惜的是三種大小都不夠像。雖然如此,Apple 卻還是讓我習慣了這樣的操作方式,甚至讓我忘記了 iPhone 7 的 HOME鍵根本無法按下,所以只要你習慣了,使用 iPhone 7 就跟使用以前的 iPhone 沒有兩樣。

IMG_1022_20160927115213▲ iPhone 7 的 HOME鍵雖然無法真正按下去,但習慣之後就幾乎不會想起這一點,對我來說比較可惜的是沒有了實體 HOME鍵「Click Click」的感覺與聲音。

2016.09.27 ZETAIL X Benchmark Database▲ 圖片點擊可放大。Apple iPhone 7 的跑分成績以及 iPhone 7 主要比較對象。* 資料來自 ZETAIL X

相片 2016-9-18 23 56 32▲ 雖然可以設定按下 HOME鍵所需的力道,但調至三級仍然不夠真實。(圖片點擊可放大)

|▲ 儘管 3D Touch 功能已經有一年歷史了,理應足夠成熟,但有時候應該要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東西卻導致使用上變得更加困難。在我們沒有調整的握持狀況下,是很難按到 3D Touch 的「電池」選項的,接著我們啟動單手模式再操作一次,「電池」選項卻反而跑到上面了,這邏輯實在很怪啊…。(圖片點擊可放大)

相片 2016-9-17 16 15 57▲ 不少網友升級 iOS 10 後都在抨擊 iOS 10 的全新設計… 所以說升級至新系統前一定要做點功課,不要自己選擇升級,結果升級完一直罵啊。

相片 2016-9-20 23 34 44▲ 讓我們來看看部分 iOS 10 的新介面與新功能。(圖片點擊可放大)

相片 2016-9-20 23 26 56▲ iOS 10 內建的 音樂App 與通知介面都有很大改動,頗具特色。(圖片點擊可放大)

相片 2016-9-18 23 53 16▲ 3D Touch 已經不再像以往只有「選單」,現在的 3D Touch 可以彈出更大的視窗,提供更多的功能給使用者操作,只要習慣了就能夠省下許多時間與點按步驟。(圖片點擊可放大)

相片 2016-9-18 23 49 35▲ Apple 一直在提高 3D Touch 在系統中的權重,讓其逐漸成為 iOS 系統中的核心操作之一。上圖是「控制中心」內的 3D Touch 功能,可以快速切換到某項功能。(圖片點擊可放大)


相機

其實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次 iPhone 7 最實用的進步,可能就是相機和續航方面的提升;但如果要說進步最大的部份,那應該就非「相機」莫屬了。光是規格方面就已經讓我們跌破眼鏡,把時間拉回去年 iPhone 6s / 6s Plus 發表後,ZETAIL 特地撰寫了一篇整理文章,文章內容半調侃的說:「iPhone 6s / 6s Plus 同樣都還是 F/2.2 光圈,F/2.0 預計西元 2020 年就會來了,請不要急」。結果今年 iPhone 7 / 7 Plus 的主相機光圈居然直接升級到了 F/1.8!Apple 這一記如來神掌真是來得又快又狠,打我們一個面目全非。

光圈之外的相機規格就幾乎與 iPhone 6s 大同小異了,仍然是 1200萬畫素,但鏡片組從五枚增加到了六枚,TrueTone 「雙色溫雙閃光燈」變成了「雙色溫四閃光燈」、亮度更高,而原先只有「Plus」獨享的 OIS 光學防手震也終於下放到了 iPhone 7 身上,完全展現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概念。

此外,iPhone 7 / 7 Plus 的 A10 Fusion 處理器內還集成了一顆由 Apple 自己設計的全新 ISP(影像訊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這顆 ISP 會在使用者拍照的當下,先偵測畫面中是否有人臉或身體,接著依序調整畫面曝光、焦距、白平衡,並且完成廣色域擷取,再進行第四代的局部色調對應處理、雜訊抑制,最後從多張同時拍攝的照片中選出最好的一張。根據 Apple 的說法,整個過程總共執行了 1000億次以上的運算,並且最快只需要 25 毫秒就能完成一切動作,效率極高。聽起來的確是很厲害,但實際表現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 iPhone 7 的相機究竟如何!

iPhone 7 的日拍表現頗為優異,色彩還原比起前代產品 iPhone 6s 更加準確,因此許多時候 iPhone 7 的日拍成像看起來並沒有 iPhone 6s 這麼討喜,這點對於攝影師來說應該是更為有利的;細節還原相當豐富。日拍對焦方面,Apple 又再度對自家的 Focus Pixel 進行了升級,準確度很OK,速度也相當快,但與 Samsung Galaxy S7 / S7 edgeGalaxy Note 7 的 Dual Pixel 雙像素對焦仍小幅差距。整體來說,日拍表現維持著一貫的「Apple 風格」,而且表現優秀。

iPhone 7 的夜拍部分有著非常明顯的大躍進,主要原因就是光圈以及 OIS 光學防手震的導入,讓 iPhone 7 在放慢快門速度的狀況下還可以盡可能抵銷手機的晃動。即使已經有了大幅提升,iPhone 7 的夜拍亮度大多時候仍然不如 Galaxy Note 7,但是色彩與白平衡還原皆是 iPhone 7 要來得更準確(Samsung 旗艦手機的低光源成像普遍偏黃),這也是 iPhone 一直以來的優勢。得益於這次 iPhone 7 的幾項硬體規格升級,iPhone 7 夜拍的細節還原比我們預想的好上不少,即便是照片中非常小的小字也能看得清楚。

在雜訊抑制上,Apple 選擇了折衷的方式,一方面進行降噪,但也不做得太過火,盡可能地在雜訊與畫面細節找到平衡,最終表現不俗,不過相比競品「降噪第一」的作法,iPhone 7 的縮圖看起來就會比較吃虧。iPhone 7 的對焦主要還是提升在夜拍上,現在開啟「對比對焦」的次數已經有明顯減少,而且反應更加靈敏、速度算快,但比起 Samsung 的 Dual Pixel 實在還是慢了不少,進步空間挺大的。

同樣也讓我們感到意外的,這次 iPhone 7 的 相機App 使用者體驗有點退步,無論是啟動速度還是快門反應時間都比以前稍慢,相信這與 iOS 10 系統有密切關係,點擊相機的反應時間很快,但有時會停在上一次關閉相機的地方延遲一下才能看到當下的取景器畫面,希望未來能透過軟體更新來解決這些問題。

自拍部分,iPhone 7 系列的前置鏡頭從 iPhone 6s 系列的 500萬畫素又升級到了 700萬畫素,光圈有 F/2.2。這或許和畫素與 4:3 的照片比例有關係,iPhone 7 系列前置鏡頭的等效焦距居然沒有 iPhone SE 來的廣角,這部分在當今手機市場實在是難以及格。好在前置鏡頭的表現還是有令我們感到意外的地方,最主要是在細節還原,放大 iPhone 7 的日間自拍,人像看起來相當清晰,非常棒。而夜間該出現油畫感(再油都不會有 Samsung 旗艦手機油啊)、該出現雜訊的地方也都還是會出現,但並不會明顯到讓人無法忍受。整體來說,iPhone 7 的相機表現很棒,翻轉了 iPhone 6s 幾乎被 Galaxy Note 7「吊打」的頹勢,終於能夠與 Galaxy Note 7 陷入孰優孰劣的激烈競爭。

Apple iPhone 7 實拍照片(皆由內建相機手持拍攝,無修圖,點擊照片可看原圖)

6EEF5402-8C27-48E5-B407-0ED7C41D774D

7D02E1CC-E996-4C0D-AC3E-058CA9DE29CC

00B81987-AF8D-4B1E-9FB0-A091D09D8713

F5AC6AEE-DEF2-4976-936F-06AC1728BF7D

0CBD5841-AD16-413C-93B3-0DBA1B9EE2FA

082472C5-2E47-4B05-82E7-CF1C9A0B407E

70545673-063E-411D-AB18-C03520C6EFCA

D0789A1D-B900-4809-921B-D9E129E34BA2

5AE74972-1430-404C-9E55-258E49DB715B

68861909-1740-4D8D-B5C0-56C7F747B28E

413B670F-1B88-45E6-AC27-A7884052EBD1

51008F31-EF6D-44BB-8472-A1384AD8596B

95E141DD-14BF-4379-822D-D2BB86F1C3B9

783DE844-26DA-47C5-9CB6-6414A942FD55

F8BE820E-4FA8-4A56-8836-F22219F08D60

3C8FCE94-8B18-42F7-A7C7-298B2CAF336C

74D6F1C3-EDA6-4148-94F6-20AE5364F734

66B46889-6F78-4F54-995A-B467087E6238

8ED8DE24-489C-4945-B1CD-9307B3CDA01C

9A9AF8B3-AABE-4832-B610-EA485CFDDEA2

D6FC1497-15FF-4664-8590-7818A5A080C9

892513E7-374E-47C0-9AE4-6F69ABC83A2F

83865574-D10F-4D1F-AAA0-1A9B91F2446B

4576FF48-328B-4C4E-AE78-BB75C3D7578D

94323657-7D95-466E-B876-053A40758E26

F42D89EF-6375-4AE4-98B7-EA2AAEFDF9BC

35FE0D7E-B80B-4EAA-BD97-2C3394048452

9F5014DA-D7D2-458F-BAE4-D436899AE19E

93364FBC-C600-456D-8719-1B98F28F5E62

A10EB2E5-5F03-4614-800B-A38174B817D1

21B56FB5-5207-4453-9990-F1C4E7942CA8

C88D56E4-00E7-4536-B3C6-1304D3E9B125▲ 為了測試 iPhone 7 的夜拍表現,我們還特地去了趟象山(爬上爬下超累的!!!)。

DBF9A1AF-E68E-4DEE-8CB6-C9C96DA9382C

A9A0CA1F-6FF8-40AC-A2EF-8E9A6E3F07EB

76379D3F-BAF5-417C-8CDF-5E82213F95A1

Apple iPhone 7 v.s. Samsung Galaxy Note 7 成像比較

上圖為 iPhone 7,下圖為 Galaxy Note 7(點擊照片可放大)

相片 2016-9-16 23 38 40

相片 2016-8-16 01 34 38▲ 從縮圖看起來,iPhone 7 的雜訊比較多,但將照片放大以後,iPhone 7 的細節比 Galaxy Note 7 豐富不少,而且顏色還原更加準確,Galaxy Note 7 則是明顯偏黃。


音效

iPhone 雖然一直以來只有單喇叭配置,但聲音與音質一直都屬於市面上手機喇叭的佼佼者,擁有著自己難以抹滅的地位。這次 iPhone 7 說意外也不太意外、說不意外卻是意料之外的加入了前置雙喇叭配置,就像說到防水手機大家都會想到 Sony 一樣,說到手機雙喇叭,許多人都會相當直覺的聯想到 HTC。回想當時,HTC 的 BoomSound 一推出就驚艷眾人,因為整體音效表現的確相當優異;不過從去年 HTC One M9 開始加入了 Dolby Audio 環繞音效後,HTC 感覺又一次走偏了,這個改變影響到了 BoomSound 聲音的許多層面。

直到今年的 HTC 10 採用了新式的前置雙喇叭設計後,BoomSound 才終於又得到較多認可。這裡值得一提的是 HTC 10 前置雙喇叭的上方喇叭其實是透過聽筒來達成的,可以省下內部空間。令人意外的是這次 iPhone 7 系列也是以同樣方式來達到前置雙喇叭,不過與 HTC 10 仍不太一樣,因為 HTC 10 的雙喇叭配置是讓上方喇叭專門處理高音、下方喇叭處理低音,而 iPhone 7 則是僅有左右聲道之分。所以 iPhone 7 的喇叭聽起來就不會有 HTC 10 喇叭音量平衡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iPhone 7 的音效表現到底如何?先從音量來說,的確如 Apple 所介紹的有顯著提高,但應該是沒有「iPhone 6s 的兩倍」這麼誇張。音質方面是這樣的,如果聲音沒有開很大,那麼音質還是有往常的水準;但如果聲音開到最大,聽起來會感覺聲音有點雜,這點有點可惜。

iPhone 7 喇叭的高音表現相當不錯,低音部分似乎也有加強,對比 iPhone SE,iPhone 7 的聲音聽起來會更加宏亮、音場也更廣,聽起來很不錯。最後,在左右聲道聲音的分離算是相當明顯,我們同樣透過林俊傑的《彈唱》來測試,在距離螢幕大約 20 公分的距離還是能夠明顯聽出左右聲道的轉換,這點做得比 HTC One M9+ 還要更好。

今年的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都移除了時下主流的 3.5mm 耳機孔,這樣使用者要如何聽音樂?答案是透過你平常充電會使用的 Lightning 插槽,當然,這次與往常一樣有隨機附贈一副 Lighting 介面插頭的 EarPods 耳機,所以使用者完全不用擔心,要擔心的就是你有沒有邊充電邊用耳機聽音樂的習慣。

EarPods 的聲音表現如何一直以來都頗有爭議,有人認為很爛、有人卻非常喜歡,而我們看來還是挺不錯的,低音表現及格,高音也相當清晰,在播放比較複雜的音樂時(例如:電子音樂)、聲音聽起來會有點雜,不過我們對於耳機的表現通常不是很敏感,所以以上心得還是參考就好。對於一些仍然想要使用自己原本的 3.5mm 介面耳機聽音樂的使用者呢,Apple 也在盒裝內附了一個 3.5mm to Lightning 的轉接器可以讓你使用原本的耳機,我們聽起來是沒什麼差別啦,但根據一些資深果粉的說法,用上轉接器似乎會影響到音樂的品質,所以建議主要還是以 EarPods 耳機來聽音樂。

IMG_1085_20160927121940▲ 現在使用 iPhone 7 或 7 Plus 聽音樂都必須透過 Lightning 插槽,或者是隨機附贈的 3.5mm to Lightning 轉接器。

IMG_1086_20160927121957▲ 在靜止狀態下配戴 EarPods 聽音樂相當舒適,不過如果正在走路,EarPods 還挺容易掉下來的(和每個人的耳朵也有關係,所以可能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

IMG_1087_20160927122055▲ 我們試著將 iPhone 7 附贈的 Lightning EarPods 耳機插在 iPhone SE 的耳機孔上,結果同樣可以正常使用。


電池

iPhone 7 的電池容量從 iPhone 6s 的 1715mAh 增加到了 1960mAh,加上 A10 Fusion 處理器更低功耗的設計,iPhone 7 的電池續航表現的確有相當亮眼的表現(相較於前幾代 iPhone)。根據 ZETAIL 的實際測試,斷斷續續的使用 iPhone 7,從 100% 到 20% 大約可以使用六個小時左右,在當中有聽音樂、玩遊戲、上網、拍照、開啟個人熱點以及各種 App…等等,這個成績的確不差。但如果是連續使用,並且在過程中聽音樂、玩遊戲、上網、使用各種 App…等等,iPhone 7 大約可以撐個四小時左右,同樣比以往的 iPhone 好上不少,這次 iPhone 7 的續航進步算是十分有感。不過相較於 Android 陣營的手機,iPhone 7 的續航表現仍然差了不少(電池容量同樣也差了不少)。

充電部分,令人失望的是 iPhone 7 / 7 Plus 依舊沒有導入在 Android 陣營幾乎要成為「標配」的快速充電,所以充電速度還是相當不起眼,根據網路上的測試來看(皆搭配原廠配件充電),iPhone 7 從 0% 充到 100% 需費時兩個多小時,這個成績在現在來看確實相當慢,而且將較於前代產品也幾乎沒有進步,雖然我們沒有實際測試充電時間,但速度快慢還是可以清楚感覺到的,只能期待未來 Apple 會不會新增這項功能了(大概 2020 年吧?XDD)。

相片 2016-9-19 20 30 23    相片 2016-9-20 18 51 24▲ 我們實際測試了兩次 iPhone 7 續航測試,雖然不是使用非常嚴格的機制來測試,但每天會開啟的 App 都大同小異,兩天從 100% 到 20% 都能撐五、六個小時,而以往的 iPhone 皆難以達到這樣的表現。(圖片點擊可放大)


安全

iPhone 7 和 iPhone 6s 一樣,都是採用 TouchID 2.0 指紋辨識,速度比起 TouchID 1.0 快上不少,速度方面很夠,準確度也不錯,如果你有從 TouchID 2.0 使用回 TouchID 1.0 的經驗你一定會發現兩者的辨識準確度差了不少,TouchID 2.0 擁有相當令人滿意的辨識準確度。另外,iPhone 7 的指紋辨識感覺有比 iPhone 6s 更加靈敏一些,所以整個解鎖過程可說是一氣呵成,就像是一按下 HOME鍵就直接進入系統一般,非常直覺順暢。


IP67 防水防塵

Apple 終於在 iPhone 7 系列加入大家盼望多年的防水防塵功能了,雖然按照字面上來看,IP67 並不是最高級的防水(此標準下之最高級為 IP68)規格,但是 Apple 加入防水防塵規格本來就不是鼓勵使用者故意拿去泡水,而是以備不時之需(例如杯水打翻、下雨…等等突發狀況),所以其實規格到 IP6「7(可以浸泡一公尺水深 30 分鐘)」就已經相當夠用了(在許多 YouTuber 的測試下 iPhone 7 的 IP67 甚至比具備 IP68 防水防塵的手機更強),況且 Apple 也已經附註不會針對手機進水進行保固,所以還是乖乖謹記以下幾點 Apple 對於 iPhone 7 系列防水防塵的注意事項、好好保護你的手機吧:

1.避免將 iPhone 帶至游泳、淋浴
2.避免從事激烈水上運動
3.避免帶至蒸氣室環境
4.避免故意將手機浸入水中
5.在建議的溫度與濕度環境下使用手機
6.不要進行摔落測試
7.不要自行拆解手機
8.手機泡水後,以軟布擦拭乾淨並且保持乾燥,並且至少等待五個小時以上再進行充電動作

IMG_1173_20160927130342▲ 像是這幾天颱風過境,拿著 iPhone 7 就幾乎不用擔心強風暴雨的攻勢,不過若是 Lightning 插槽有進水,Apple 官方建議待五個小時後再進行使用會比較好。(上面這張的 iPhone 7 看起來好像曜石黑啊XD)

IMG_1152_20160927125749▲ 切記,在 iPhone 7 泡水後要先擦乾,並且盡可能將手機關機,以確保手機內部不致損壞(不只 iPhone 7,任何有無防水功能的手機都一樣)。


尾聲

升級既不全面、也不算非常大,這件事情早在 iPhone 7 / 7 Plus 正式發表前幾個月我們就已經知道了,iPhone 7 可能是一款很難為使用者帶來驚喜的手機,但最後我們認為它是一款能讓使用者「滿意」的手機。Apple 做手機有著明確目標,他們總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該踏在哪裡,從各個角度來看 iPhone 7 系列,都不難看出它們擔當了 iPhone 產品線的「過渡」身分,這代表著 Apple 未來走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與 iPhone 7 有著緊密的連結。

iPhone 7 依然是目前市面上整體實力最好的手機,至於該不該放上「之一」,每個人心裡的答案恐怕都不太一樣,因此我們只下了一句沒有爭議的總結。如果你點進這篇文章是希望能解答你心中那個「到底要不要買?」的疑惑,那麼你應該要先知道,不久後 Apple 極有可能就會推出進行了大改變與大升級的下一代 iPhone,能夠抵禦誘惑是必備技能。再來這一點很簡單,既然你都這麼問了,就表示你不怎麼有 iOS 或 Android 系統情結,預算也應該足夠,那麼 iPhone 7 肯定會是那款令你感到十分滿意的旗艦手機。

IMG_1156_20160927125905


Let’s Talk More…

今年 Apple 的 iPhone 7 / 7 Plus 最具爭議的改變應該就是 Apple 取消了歷史悠久的 3.5mm 耳機孔,這個舉動的影響確實不小,所以我們來看看 Apple 用了什麼來補償此一舉動:一個「改成 Lightning 接頭的 EarPods 耳機」、一個「3.5mm to Lightning 轉接器」與一個「需花 NT$5,490 元才能買到的有夠貴 AirPods 真.無線藍牙耳機」,對於這樣的「補償」,不知道大家滿不滿意?

Apple 在今年的發表會讓「無線化」成為了很重要的關鍵字,也解釋了一切。想當初 2012 年 Apple 發表 iPhone 5 時,Apple 把原先的 30-pin 連接埠換成了沿用至今的 8-pin Lightning 連接埠,這個改變的影響雖然不會比取消 3.5mm 耳機孔來得大,但是也讓許多原本主打「iPhone / iPod Dock」的音響頓時失去了其核心特色,因為 Lightning 連接埠並不支援。Apple 取消 30-pin 連接埠的理由可以有很多,像是「過時」就是其中之一,就和 3.5mm 耳機孔一樣。不過直接用「勇氣(courage)」來回答一切或許真的會更加直截了當。

比起當下使用者的抱怨,Apple 更加在意的是未來。事實證明了 Apple 當時取消 30-pin 連接埠是個正確的選擇,現在,Lightning 連接埠不僅要能夠充電、傳輸,甚至還得同時扮演 3.5mm 耳機孔的角色(這也會導致 Lightning 連接埠的壽命降低)。我們從未想過的是,原來 Lightning 連接埠和 USB Type-C 連接埠都不會是未來,至少不是 Apple 的,因為 「無線化」才是 Apple 的終極目標,而中間的一切變革都只是在讓使用者漸漸習慣。

一定會有人覺得我在瞎扯、護航,因為做「腦殘黑」遠比做「腦殘粉」來的容易太多了,幾乎沒有入門門檻。面對這幾乎肯定會到來的未來,為何你仍選擇故步自封,而不早點接受?因為你根本沒經過思考,只為了反對而反對。甚至很多人沒思考過的是,現在大家在鼓吹的創新,其實更多只是噱頭。

要做一款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手機對 Apple 來說實在太容易了,因為手機漸趨同質化,「噱頭」正在逐漸成為部分消費者購買手機的選擇條件之一。但是反觀 Apple,對他們來說,一款產品的實用與穩定才是比較重要的,你當然可以說 Apple 不再創新了,但或許是他們更加謹慎了。不做自己不確定能做好的事,總是等到一項技術、一項功能足夠成熟或相信自己真正能夠勝任後再去做,這不僅是一家優良企業必須有的矜持,也是對使用者與支持者負責任的態度。

Apple 想要打造一款具前瞻性又酷炫好用的手機,這才是最難的,因為只有「極致」才最酷炫,然而做到極致的代價卻比你我想像的都更多。3.5mm 耳機孔是 Apple 實行「無線化」的第二步,或許再過個幾年,Lightning 連接埠也將走入歷史,而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著看 Apple 如何讓一切「代價」變得十分值得。

IMG_1155_20160927125851

本文作者
胡思玄

ZETAIL 創辦人、總編輯。 喜歡研究科技產品、技術與市場,對於科技產品有獨到見解。曾經歷過消費者購機時的猶豫,所以打造了消費者導向的科技媒體 - ZETAIL。我們將會持續替大家帶來高品質的文章,謝謝您們的支持,我們將持續進步!

17 則留言

發表迴響



版權聲明©️

DMCA



在社群媒體關注 ZETAIL

探索更多來自 ZETAIL 科技心感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

探索更多來自 ZETAIL 科技心感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