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ZETAIL X 耳機、喇叭 Apple Apple AirPods Pro 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開箱評測:不求單一亮點,但求面面俱到
Apple耳機、喇叭Z+TECHZETAIL X

Apple AirPods Pro 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開箱評測:不求單一亮點,但求面面俱到

834
Apple AirPods Pro 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開箱評測:不求單一亮點,但求面面俱到

Z+點評:無疑是目前市面上綜合體驗最好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本文目錄

1. 前言
2. ZETAIL X 客觀綜述
3. Apple AirPods Pro 規格 、基本資訊
4. 開箱、外觀與設計
5. 配戴感受
6. 功能與使用體驗
7. 延遲與連線穩定性
8. 降噪與隔音表現
9. 聲音、續航表現
10. 尾聲


去年初上市的第二代 AirPods 在第一代 AirPods 的原有基礎之上,號稱降低延遲、提升連線穩定性,但一樣的外觀、糟糕的隔音都令不少消費者失望。前陣子 Apple 無預警推出了 AirPods Pro,冠上「Pro」之名後,終於加入謠傳已久的主動降噪和新設計,實際表現得到全球媒體盛讚,也引發搶購熱潮。但它真的有這麼強大嗎?這次就跟著 ZETAIL 一起全面檢視 AirPods Pro 的方方面面、裡裡外外。(本文主要以第一代 AirPods 與 SONY WF-1000XM3 作為 AirPods Pro 的對比對象)


*資料來自 ZETAIL X


建議售價: NT$7,990 元
顏        色: 白色
單體尺寸: N/A
類        型: 真無線藍牙耳機
藍牙版本: 藍牙 5.0
編碼格式: SBC、AAC
響應頻率: N/A
特殊功能: 內附 3 組耳塞、不可調式主動降噪功能 (ANC)、透氣系統、快速充電、取下 / 放回自動暫停 / 播放音樂、耳塞服貼程度測試、支援無線充電 (充電盒)、IPX4 防潑水能力


▲ AirPods Pro 的盒裝還是一貫的 Apple 風格,非常簡潔,正面只有產品的照片。

▲ 盒裝側面可以看到 AirPods Pro (with) Wireless Charging Case 的字樣,象徵它的充電盒可以支援 qi 無線充電。

▲ 至於另外一面當然就是 Apple 的 Logo。

▲ 盒裝背面也只是產品照片加上產品名稱。

▲ 盒裝內所有的內容物如上圖,共有一副 AirPods Pro、替換耳塞組、USB Type-C to Lightning 充電傳輸線 (我沒寫錯,你也沒看錯,就是 C2L 充電線) 與快速上手指南…等紙本文件。

AirPods Pro 的充電盒乍看之下就像是把前兩代 AirPods 非常小巧的充電盒從「直向」轉為「橫向」,不過長、寬、高都有很小幅度的增加,這樣的改變顯然是為了配合耳機。這次 AirPods Pro 從 AirPods 經典的「蓮蓬頭」變為「吹風機」造型,也象徵耳機型態從「耳塞式」變為「入耳式」(準確來說應該是「半」入耳式,等等會提到原因),標誌性細長的「柄」短了一點,但耳機腔體變大了,如果充電盒的方向沒有改變,其實 AirPods Pro 是放不進去的。

▲ AirPods Pro 的充電盒,其實跟前兩代的充電盒沒有太大差異。

▲ 充電盒背面一樣寫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 (美國加州設計,中國大陸組裝)」的字樣,並且有一顆配對按鍵。

▲ 充電盒底部同樣是 Lightning 充電插槽。

▲ 從上圖可以看出,AirPods Pro 的充電盒 (左) 就像是把前兩代充電盒 (右) 轉個方向,只是稍微放大一點。

▲ AirPods Pro (上) 的入耳式設計和 AirPods (下) 耳塞式設計的對比。

▲ 由上圖可見,因為耳機外觀改變,AirPods Pro 放不進前兩代的充電盒。

▲ AirPods Pro 的充電盒還是一樣容易刮傷,如果你會在意這個問題,建議趕快先去選購一個保護套。

充電盒在外觀上的改變並不影響 AirPods 出色的便攜性,但卻影響到了使用體驗。原本充電盒因為比較長,下半部得以保留很大的單手握持面積,所以無論什麼姿勢都可以輕鬆推開蓋子;而這次變成類似 WF-1000XM3 比較寬的造型後,手可以握持的面積小了不少,自然就導致單手有時不方便打開蓋子 (蓋子本身和以往一樣很好開,但手拿的方式會影響「方不方便」打開),稍嫌可惜。

▲ 從上面兩張照片對比可以看出,AirPods Pro 充電盒的造型改變後,對於單手開闔的易用性也稍有影響。

AirPods Pro 很值得一說的是「入耳式設計」,Apple 可以說是對傳統入耳式耳機重新思考後,做出了流露著「Apple 式任性」的全新設計。用過入耳式耳機的人都知道,戴久之後,耳塞上都難免會有些來自耳道內部或外在附著的污垢與灰塵,不過耳塞是空心的,所以到最後也會有一些汙垢、灰塵就停留在耳管上,增加清潔的麻煩。

▲ 傳統入耳式耳機的耳管都在耳機腔體上,再以耳塞套住,不過這樣會導致清潔比較不易。(照片中耳機為 Sudio Tolv)

AirPods Pro 的耳塞設計幾乎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 Apple 直接將原本在耳管上的濾網放到了耳塞內部,有了它的阻隔,任何污垢與灰塵頂多就只會集中在耳塞內部,使用者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只要把耳塞拿下來清理即可,絲毫不用擔心耳機本體的清潔問題,與在水槽放置濾網的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非常聰明。

▲ 放大可以看到 AirPods Pro 的耳塞內部就有一層濾網阻隔,之後清潔只需要拿下耳塞即可。

為了固定濾網,Apple 特別替耳塞設計了左右兩個「卡榫」,所以與耳機固定時會聽到清脆的「喀啦」聲,這是和傳統耳塞僅僅將耳管卡住非常不同的固定方式。所以綜合以上兩點,你會發現 AirPods Pro 根本沒有傳統入耳式耳機延伸出來的「耳管」結構,耳機本體和耳塞接壤的地方實際上是平面,真要說的話,Apple 其實是把耳管移植到了耳塞上面 (所以說 AirPods Pro 是「半入耳式」設計),我認為這是很顛覆性的設計。

▲ 拆下耳塞後會發現實際上 AirPods Pro 並沒有傳統耳管設計,而是將耳管移植到耳塞上。

▲ 拆裝 AirPods Pro 耳塞的方式。

雖然一直以來耳塞式耳機無論耳管或耳塞,形狀都是圓形,但人的耳道形狀其實是橢圓形的,針對這點,Apple 特別把 AirPods Pro 的耳塞設計為橢圓形,就和 AirPods 一樣,如此便能確保耳塞盡可能貼合耳道形狀,提升舒適性。不過 AirPods Pro 的耳塞又是「卡榫」、又是「橢圓」,對於想推出專屬耳塞的第三方耳塞品牌顯然非常麻煩 (「Apple 式任性」無誤,¯\_(ツ)_/¯),慣用海綿耳塞的消費者可能得再等等了 (官方替換耳塞一副 USD$3.95)。

▲ AirPods Pro 的耳塞是橢圓形的,比起圓形更加貼合耳道形狀。


▲ 遺失 AirPods Pro 所需的更換價格,單邊 AirPods Pro 為 USD$89、充電盒為 USD$99,而耳塞則是一副 USD$3.95 (臺灣此頁面尚未上線)。(翻攝自 AirPods Pro 支援頁面)

最後,儘管之前很多使用者都會戴著 AirPods 去運動,但因為 AirPods 並不具備官方認證的防水能力 (雖然不管有沒有官方認證,進水都不會保固就是了),所以戴著它運動是有一定風險的。這次 AirPods Pro 終於加入了 IPX4 防汗防潑水能力 (不是「防水」,不能泡水),不管是碰到運動流汗還是下雨淋溼總算不用太擔心 AirPods Pro 會損壞了,相信對許多愛好運動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舒適的配戴體驗一直都是 AirPods 系列的亮點,不過這次改為「入耳式」後,還要如何維持就非常考驗 Apple 的能力了。入耳式耳機的耳塞對配戴與聆聽感受都至關重要,因此 AirPods Pro 隨附三種尺寸的矽膠耳塞,而且為了輔助不知道如何挑選合適耳塞的使用者做選擇,Apple 也特別在 AirPods Pro 的設定頁面提供了「耳塞服貼程度測試」,可以讓使用者判斷該尺寸的耳塞是否適合自己

▲ AirPods Pro 就連替換耳塞的設計都頗具巧思,雖然和實際體驗沒有什麼關係,但卻能展現出有別於多數品牌直接把耳塞放在塑膠袋中的用心程度,這點 SONY 同樣也做得很好。

▲ AirPods Pro 盒裝內附的三種大小耳塞。

▲ AirPods Pro 專屬的「耳塞套服貼程度測試」介面,進度到圖二 (中間) 時,只要按下方的播放鍵就會開始測試,如果密合程度良好最後就會出現圖三 (右) 的畫面。不過我是覺得你不用太認真看待測試結果,因為我分別試了三個大小的耳塞,最終都是密合程度良好 (耳道是會伸縮膩?!),重點還是戴上後的實際感受。

在找到適合我的耳塞之後,AirPods Pro 的配戴感受非常舒適 — 當然,這是以入耳式耳機的標準來檢視,和 AirPods 相比依舊遜色不少,但明顯比 WF-1000XM3 要好非常多,這主要體現在兩個部分。首先是 AirPods Pro 單邊 (5.4 公克) 的重量雖然比 AirPods 單邊 (4 公克) 稍微重一點,但幾乎只有 WF-1000XM3 單邊 (8.5 公克) 的三分之二,所以戴起來其實感覺不到什麼重量

▲ AirPods (左) 的單邊重量僅 4 公克,AirPods Pro (右) 因為有更多零件與感應器,單邊重量增加至 5.4 公克。

第二,不同於 WF-1000XM3 需要在放入耳朵後再稍微轉一下才能戴緊 (不然很容易掉出來,因為重量太重了),AirPods Pro 則只需要輕輕放進去就可以固定,戴起來的異物入侵感輕微很多配戴體驗完勝 WF-1000XM3

除了剛剛提到的配戴舒適度外,AirPods Pro 從耳塞式改為入耳式設計還有「聽診器效應」的挑戰需要克服。很遺憾的是,採用了相對創新的設計的 AirPods Pro 依舊有聽診器效應,在戴著 AirPods Pro 穿著硬底拖鞋走路或咀嚼時都能明顯感受到,但比起 WF-1000XM3 或其它大部分競品,AirPods Pro 的程度已經沒有那麼嚴重。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使用者有邊睡覺邊戴耳機聽音樂的習慣,以 AirPods 來說,因為是耳塞式設計,所以基本上就算翻身壓到也不會造成耳朵不適。那 AirPods Pro 呢?答案是差異不大,雖然改採入耳式設計,不過得益於 AirPods 系列標誌性的「柄」的設計,使得 AirPods Pro 入耳部分的體積不用像 WF-1000XM3 那麼大,所以睡覺時戴著 AirPods Pro 聽音樂也不太影響舒適度

▲ 得益於 AirPods Pro 特殊的腔體形狀,雖然改為入耳式設計,但大小和前兩代 AirPods 相比也沒有增加太多,就算睡覺配戴也不至於太不舒服。

另外,由於戴上入耳式耳機時,需要將耳管深入耳道,耳朵內的空氣會被擠壓到,可能因而導致耳朵內、外氣壓不一致 (尤其是最強調密閉性的降噪耳機),影響配戴舒適度,所以 Apple 特別替 AirPods Pro 設計了「透氣系統」,藉此平衡耳朵內、外氣壓,而我自己長時間使用也確實沒有感覺到有明顯耳壓不同的狀況 (但高鐵停下時還是會有輕微耳鳴),可以說是相當貼心的設計。

▲ 翻開 AirPods Pro 的耳塞可以看到「透氣系統」,也就是所謂的「洩壓閥、洩壓孔」,上下各有一個,用來平衡耳道內、外的氣壓。


Apple 一直都沒有為 AirPods 設計獨立的應用程式,而是直接將所有功能開關、設定都整合在藍牙列表中的 AirPods 的設定頁面,這次也一樣,只不過由於採用了新的耳機控制方式,所以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的自由度又高了一些。之前的 AirPods 都是以「雙擊」來進行控制,這是它唯一支援的控制手勢,你只能分別設定雙擊左、右耳會觸發什麼功能,相信是 Apple 為了避免使用者誤觸所設的限制。


▲ AirPods Pro 的所有功能開關和可設定項目。

AirPods Pro 完全不一樣,Apple 在它的「柄」的內部放入了「力度感應器」,所以控制手勢不再是雙擊,而是「用力按壓 (也就是『捏』)」AirPods Pro 的「柄」的末端,這麼一改,對於 AirPods Pro 控制完整性、使用體驗的提升都可以說是革命性地。首先,當你每用力按壓一下,它都會發出一聲很清脆的「啵」提示音,用起來會比過去「雙擊」卻沒有任何回饋更為明確精準

▲ Apple 特意將 AirPods Pro 用來「用力按壓」的位置設計成平面,就類似 Apple Pencil 2,讓使用者「盲操作」時更容易辨識。(上圖翻攝自 Apple AirPods Pro 介紹頁面)

再來就是控制完整性,AirPods Pro 直接從原本的一種控制手勢增加到了四種,用力按壓一下播放 / 暫停音樂、按壓兩下跳至下一首歌、按壓三下切換回上一首歌,這三種是左、右耳通用,且不能改的;你可以自訂的是「用力按住」左耳或右耳要啟動 Siri 還是切換降噪模式。當初使用 AirPods 時,我連「右耳要用來播放 / 暫停還是切換回上一首歌」都考慮半天,沒想到 AirPods Pro 根本沒有這個問題,幸福來得太突然啊 ε٩(๑> ₃ <)۶з ~

▲ 使用 AirPods Pro 新的控制手勢的方式。(翻攝自 Apple AirPods Pro 介紹頁面)

第一代 AirPods 令人驚豔的「取下 / 放回自動暫停 / 播放音樂」功能近年有逐步普及的趨勢,在 WF-1000XM3 的開箱體驗我也有提到 Apple 設計這項功能背後的思維縝密程度令人詫異,不僅要同時非常接近兩個距離感應器,耳機方向還要保持「垂直」,因為 AirPods 還有動作偵測加速感應器。當初我用 Apple 對相同功能的解決方案來凸顯 SONY 不怎麼重視細節,諷刺的是,感應器一個都沒少的 AirPods Pro 也步上了 WF-1000XM3 的後塵

▲ AirPods Pro 同樣有兩個光學距離感應器。

AirPods Pro 的「取下 / 放回自動暫停 / 播放音樂」功能實際上只用到一個距離感應器,所以就算把單邊耳機拿下,只要任何東西靠距離感應器太近音樂都會自動恢復播放。Apple 大概也知道這一點,所以 AirPods Pro 依然保留耳機方向要垂直才會恢復播放音樂的設定,但我會發現這個改變就是因為頻頻遇到拿下單邊耳機音樂卻又繼續播放的狀況,顯然 Apple 目前設定的條件太過寬鬆。我覺得這是 AirPods Pro 使用體驗上的一大退步,希望之後有機會透過韌體更新完善。

▲ 從上面的 GIF 可以看到,只要將一個距離感應器遮蓋便能讓手機誤以為使用者已經戴上耳機。

▲ 而第一代 AirPods 卻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它需要同時遮蓋兩個距離感應器。

Apple 最為人稱道的特色之一就是軟體、硬體、服務三位一體的整合能力,藉此建構龐大、完整的生態系後,就彷彿打通了各個裝置之間的隔間,創造出無縫般的使用體驗,iOS / iPadOS 13.1 加入的「音訊共享」功能是個很好的例子。它允許使用者將正在播放的音訊與其它朋友分享,當然,前提是要先有一台 iPhone 或 iPad,且播放音訊的裝置必須是 AirPods 系列或 Beats 耳機。

▲ iOS 上的「音訊共享」功能。(翻攝自 Apple AirPods 2 介紹頁面)

在成功連線後 (可以看看 Apple 的使用教學),兩副耳機會同時播放相同音訊,而且可以針對兩副耳機的音量獨立調整,很適合外出旅行時一起聽音樂一起欣賞電影時使用,相當方便。不過有趣的是,我在聆聽的過程中發現兩副耳機的聲音有點延遲,AirPods Pro 的聲音比較快,差異僅在可感知到的邊界,如果不是一耳戴一隻耳機基本上不太可能注意到,這或許和 AirPods Pro 搭載了新一代的晶片、整體延遲表現有關係,緊接著我們就會講到。


▲ 使用者可以針對兩副耳機獨立調整音量,AirPods Pro 的音量條下面也會有降噪模式的選擇按紐。


第一代 AirPods 能夠成功,最大的幕後功臣就是 W1 晶片,它讓 AirPods 得以在提供眾多創新功能的基礎之上,同時兼顧功耗。雖然從字面上看來 AirPods Pro 和第二代 AirPods 都同樣搭載最新的 H1 晶片,也就是 W1 的後繼晶片,但不曉得為什麼,根據國外開發者 Stephen Coyle 的測試AirPods Pro 的延遲比第二代 AirPods 還低 34 毫秒,而相較第一代 AirPods 更是低了 130 毫秒,來到 144 毫秒,已經是非常大的提升


▲ AirPods Pro 搭載 Apple 專為耳機設計的 H1 晶片。(翻攝自 Apple AirPods Pro 介紹頁面)

▲ 國外開發者 Stephen Coyle 針對市面上各主流耳機進行延遲測試的結果,可以看到 AirPods Pro 的延遲僅次於手機本身的喇叭,為 144 毫秒,不過兩者仍有兩倍左右的差距。

這樣的提升當然也反映在實際體驗上,AirPods Pro 的延遲已經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在打字、看影片或甚至玩遊戲時點擊操作、畫面反應和聲音出現三者幾乎是同步的,表現令人驚豔,比起第一代 AirPods、WF-1000XM3 或其它真無線藍牙耳機都要好很多。

AirPods Pro 搭載藍牙 5.0,和我之前開箱過的幾款藍牙 5.0 耳機差異不大,在中間有障礙物遮擋的情況下連線距離大約在十幾公尺,表現不錯。而 AirPods Pro 的連線穩定性與連線速度也沒有讓人失望,將耳機從充電盒拿出來、戴上耳朵後就能迅速完成連線,在人多、訊號干擾較嚴重的環境也有很穩定的連線品質


▲ iPhone 偵測到附近的 AirPods Pro 後彈出的連線視窗。


▲ 將手機與 AirPods Pro 連線後出現的功能與操作介紹。


AirPods Pro 推出至今已經近三個月,降噪表現和 WF-1000XM3 到底孰優孰劣的爭論卻沒有停過,這與使用者選的耳塞、耳朵的結構其實都有關係。而以我自己的實際感受來說我認為 WF-1000XM3 的整體降噪表現更好,首先我們要知道降噪可以分為「主動」與「被動」降噪前者指的是透過麥克風偵測外界噪音後耳機發出相反頻率的聲波與噪音抵銷達成降噪;而後者則純粹是指耳機的隔音效果

▲ 主動降噪原理的示意圖,耳機右邊綠色的聲波即代表與噪音頻率相反的聲波。(翻攝自 Apple AirPods Pro 介紹頁面)

而我之所以認為 AirPods Pro 的整體降噪效果略遜一籌最主要就是因為「被動降噪」,AirPods Pro 本就沒有傳統入耳式耳機的「耳管」設計,所以耳機實際入耳的比例不多,此舉雖然成功減少了 AirPods Pro 配戴時的異物入侵感,但也相對導致 AirPods Pro 的被動降噪比 WF-1000XM3 弱不少,這對主動降噪較不擅長的「高頻」降噪造成不小影響

▲ AirPods Pro 獨特的設計導致中、高頻降噪成為它整體降噪表現上最大的罩門。

AirPods Pro 的方案和主流的高階主動降噪耳機一致,先透過「波束成型雙麥克風」偵測外界噪音並降噪再藉由「內向式麥克風」消除耳內殘存的噪音,兩相搭配能確保 AirPods Pro 出色的降噪表現。戴上 AirPods Pro 的一瞬間,除了與裝置完成連線,你還會因為漸強的降噪而感覺到整個世界逐漸安靜,效果設計細膩的「很 Apple」,彷彿能看見高高低低的振幅都在剎那間轉趨平緩

▲ Apple 將 AirPods Pro 的「內向式麥克風」置於單體前面,用來消除耳道內的殘存噪音。

AirPods Pro 的主動降噪最強大之處就是「低頻降噪」,效果明顯比 WF-1000XM3 更好 (有些媒體甚至認為它更勝 WH-1000XM3、Bose NC 700…等耳罩式主動降噪耳機),根據我的實際體驗,在高鐵、捷運、輕軌的吵雜車廂內,AirPods Pro 幾乎都可以徹底消除低頻與極低頻噪音,雖然還是會留下一些機械運作的「嗡嗡聲」或列車與鐵軌摩擦的高頻噪音,但在音樂播放的狀態下其實不太容易察覺

AirPods Pro 對中、高頻的降噪能力就比 WF-1000XM3 遜色不少,當周遭有比較大聲的中、高頻噪音時,AirPods Pro 的降噪處理會讓它們聽起來比原本更細,而無法完全消除,因此走在路邊時依然可以聽到汽、機車壓過路面殘留的高頻噪音;在大眾運輸工具的車廂內,也能聽到有人在講話,相信中、高頻降噪會是 AirPods Pro 的後繼產品重點改進的項目之一。

衡量降噪表現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就是「抗風噪」能力,我之前提到過 WF-1000XM3 的抗風噪能力不僅是零,甚至還會把風聲收到耳機裡放出來,要切換到獨立的「減少風聲」模式才能減緩,但也會削弱降噪強度。而 AirPods Pro 竟然幾乎沒有這個問題,經過測試,就算直接讓電風扇對著吹,也不會有太明顯的風噪,非常神奇,可見 Apple 的降噪算法有其獨到之處。

最後我要特別說的是「通透模式」,它會透過波束成型雙麥克風拾取外界聲音模擬你沒有戴上耳機時的感覺,我可以說 AirPods Pro 的通透模式是我用過這麼多競品的類似模式中,表現最好的,沒有之一。它的效果「通透」自然到外界的聲音聽起來就彷彿我沒有戴耳機,而且沒有可察覺的延遲,不像競品上的類似模式往往有很明顯透過麥克風拾音的痕跡。


▲ 透過 3D Touch / Haptic Touch 點按控制中心的媒體音訊音量條後即可看到上圖的介面,下方共有「降噪」、「關閉」和「通透模式」三種降噪模式可以選擇。

▲ 前兩代 AirPods 的錄音效果之所以備受好評就是因為 Apple 將麥克風放在細長的「柄」末端,縮短與嘴巴的距離,這次因為主動降噪的加入與控制手勢的改變,麥克風改放在腔體上,這也是「通透模式」得以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

▲ 因為上述原因,AirPods Pro (左) 的末端也不再像前兩代 AirPods (右) 有開孔。

坦白說,我原本完全不覺得自己會用到這個功能,後來才發現要買東西或快速跟別人交談沒辦法空出手拿耳機時,直接先用力按住 AirPods Pro 的「柄」切換到通透模式後,就能夠像沒戴耳機一樣和店員、他人輕鬆交談,甚至比戴著耳塞式設計的 AirPods 聽得還清楚,實在有夠方便、好用,這是 AirPods Pro 最令我驚喜的功能之一。


聲音一向不是 AirPods 系列的強項,不過這次 Apple 倒是花了很大的力氣在介紹 AirPods Pro 新的聲學設計,他們表示 AirPods Pro 採用了特製的高位移範圍單體,能加強低音表現,而且新加入的「適應器等化」功能還會結合「內向式麥克風」,根據使用者的耳形自動微調中頻與低頻,以發出更一致的聲音,也讓許多消費者非常期待 AirPods Pro 這次是否會在聲音表現有明顯躍進。

確實,AirPods Pro 的主觀聽感和第一代 AirPods 有很大差異,加了「Pro」後,AirPods Pro 的定位更加明確。這主要體現在調音取向上,第一代 AirPods 追求討好大部分消費者的耳朵、AirPods Pro 則著重各項指標的精進,因此後者的解析力明顯更好音質更清晰。而且相較第一代 AirPods 稍嫌混濁的聲音,AirPods Pro 的人聲和背景分離度也得到非常顯著的提升,要給予好評。

▲ AirPods Pro 對於人聲品質有很明顯的增強與提升,不再像過去與背景混在一起。

AirPods 系列本就不差的高頻上AirPods Pro 也有更好的表現,整體更乾淨、通透,不過有時候會有點偏硬,是我認為 AirPods Pro 三頻中最亮眼的部分。過去的 AirPods 低頻份量偏多,有點「重量不重質」,聽起來比較鬆散;這次 AirPods Pro 的低頻少了,整體變得緊湊俐落反應更快

▲ AirPods Pro 有著比以往更通透、乾淨的高頻表現。

▲ AirPods Pro 的低頻份量比之前的 AirPods 少了許多,但也比較緊湊。

不過整體調音取向的改變也導致 AirPods Pro 的聲音聽起來缺乏深度,不夠飽滿,甚至比一些價格更低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略遜一籌。另外,連線到同一裝置、相同音量時,AirPods Pro 的音量會比第一代 AirPods 小很多,差不多有 1.5 格的差異,我猜大概是加入主動降噪後 Apple 刻意做的調整。

從官方規格來看,AirPods Pro 在降噪模式為「關閉」時續航時間為 5 小時,和第二代 AirPods 一模一樣;而開啟降噪或通透模式後,時間則縮短為 4.5 小時,在市場上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連續聆聽時間隨便都 6 小時起跳的時代,儘管 AirPods Pro 的功能與感應器都比以往更多,目前的續航表現在日常使用也足夠,但跟自己比毫無長進、跟競品比缺乏競爭力的表現難免令人失望 (尤其是對於有長途飛行需求的使用者)。

▲ 根據 Apple 的說法,AirPods Pro 搭配充電盒最多可以連續使用 24 小時,且充電 5 分鐘就能連續聆聽 1 小時。

當然,我還是按照慣例以 ZETAIL X 標準耳機續航測試 (與 Apple iPad mini 5 連線,以 50% 音量連續播放音樂) 來驗證 Apple 的數據。最終測得 AirPods Pro 關閉降噪時可以連續播放 5 小時 27 分鐘的音樂比官方宣稱的 5 小時還多將近半小時。當然值得稱讚,但這對習慣於「寧可降低數字也要追求整數」的 Apple 來說只是正常發揮,況且考量到歷代 AirPods 電池健康度衰退的速度,其實也不用太高興


▲ 從圖中可以看到,兩副耳機都同時拿出來使用,AirPods Pro 還剩餘 87%,而第一代 AirPods 的左耳因為在 2019 年初更換過,所以還有 77%,不然原本應該和 2018 年初就使用至今的右耳一樣,只剩餘 10%,可見 AirPods 的電池健康度衰退速度之快。


細數我剛剛提到的 AirPods Pro 的大部分改變,其實它們都可以歸結到一個共同的濫觴,那就是「降噪」。為了達到出色的主動 + 被動降噪能力,

1. Apple 先將 AirPods Pro 改為入耳式設計,確保主動降噪耳機最基本的被動降噪能力。
2. 得益於耳機型態改變,腔體也跟著變大,便能將單體、感應器與晶片都集中放在這邊,藉此縮短「柄」的長度。
3. 繼腔體空間不足、「柄」縮短之後,Apple 將耳機的控制方式徹底改造,直接讓「柄」作為控制區域。
4. 但為了避免 AirPods Pro 改為入耳式設計後,配戴舒適度受到影響,所以 Apple 改良了傳統入耳式耳機的耳塞,採用橢圓形形狀、加入濾網與卡榫設計。
5. 因為以上四點改變,導致 AirPods Pro 放不進 AirPods 原本的充電盒,只好將充電盒設計微調成如今我們看到的樣子。

AirPods Pro 是一款很典型的 Apple 產品,在這個價位帶上,肯定有降噪效果、聲音表現或續航能力更好的競品,但就整體使用體驗、產品完整度而言,AirPods Pro 的表現卻是競品難以企及的。很高興Apple 在這塊自己早已拿下絕對優勢的領域依舊不斷創新,持續提供領先競品、獨一無二的設計與功能,我想 AirPods Pro 才是「By Innovation Only (僅限創新)」的真諦。


責任編輯:胡思玄

本文作者
胡思玄

ZETAIL 創辦人、總編輯。 喜歡研究科技產品、技術與市場,對於科技產品有獨到見解。曾經歷過消費者購機時的猶豫,所以打造了消費者導向的科技媒體 - ZETAIL。我們將會持續替大家帶來高品質的文章,謝謝您們的支持,我們將持續進步!

18 則留言

發表迴響



版權聲明©️

DMCA



在社群媒體關注 ZETAIL

探索更多來自 ZETAIL 科技心感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

探索更多來自 ZETAIL 科技心感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