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點評:表現在水準之上的主動降噪耳罩式耳機!
本文目錄
1. ZETAIL X 客觀綜述
2. Sennheiser MOMENTUM Wireless 規格 、基本資訊
3. 開箱、外觀與設計
4. 配戴感受
5. 功能與使用體驗
6. 延遲與連線穩定性
7. 降噪與隔音表現
8. 聲音、續航表現
9. 尾聲
建議售價: NT$13,900 元
顏 色: 黑色
單體尺寸: 42 (mm)
耳機類型: 耳罩式藍牙耳機
藍牙版本: 藍牙 5.0
編碼格式: SBC、AAC、aptX、aptX Low Latency
響應頻率: 6 Hz – 23 KHz
特殊功能: 可調式主動降噪功能 (ANC)、Sennheiser Smart Control 專屬應用程式、可使用無線或有線方式聆聽、摺疊耳罩自動開 / 關機、取下 / 戴上自動暫停 / 播放音樂、NFC
▲ Sennheiser MOMENTUM 3 Wireless 不像 Bose NC 700 採用硬殼收納盒,而是收納包的型式,保護性比較差,但收納的自由度也相對會比較高。
▲ 上圖就是盒裝內所有內容物,包括 MOMENTUM 3 Wireless、3.5 毫米對 1.4 毫米耳機轉接線、USB Type-C 充電傳輸線、USB Type-C 母頭對 USB Type-A 公頭轉接頭、快速上手指南,配件算是很豐富完整。
▲ 打開收納包可以看到上半部有一個夾層,便於使用者放置線材、傳輸線…等配件,設計很簡單。
▲ 值得一提的是,隨附的 3.5 毫米對 1.4 毫米耳機轉接線與 USB Type-C 母頭對 USB Type-A 公頭轉接頭竟然都有 Sennheiser 的 Logo,必須給個好評。
看了我上一次開箱的 NC 700,再看到這次的 Sennheiser MOMENTUM 3 Wireless (以下簡稱 MOMENTUM 3) 應該會產生很明顯的對比效果,雖然已經到了第三代,但後者並沒有前者的「未來感」,設計可說是非常「直率」,不鏽鋼的側臂也好、耳機內側連接出來的耳機線也好,都能看出 Sennheiser 沒有對 MOMENTUM 3 做過多修飾與點綴,論精緻度的話,MOMENTUM 3 和 NC 700、B&W 的 PX 相比其實都很吃虧。
▲ Sennheiser 沒有刻意讓 MOMENTUM 3 去追求「未來感」,強調的是「現代美學」,可以看到側臂是很薄的不鏽鋼片。
▲ MOMENTUM 3 和 PX 一樣都有一部份的耳機線外露,不過前者外露的部分比較多,看起來也比較「不修邊幅」。
不過這也不代表 MOMENTUM 3 質感很差。相反地,MOMENTUM 3 的頭帶 (頭梁) 與側臂採用不鏽鋼材質,而頭帶頂部則用上綿羊皮包覆,流露著一種很豪華、奔放的感覺,其實質感很突出。同時,MOMENTUM 3 大比例的不鏽鋼材質使用搭配上出色的做工,即使大幅度彎折,依舊感覺得出來它很堅固、穩定,使用上不需要特別操心。
▲ 雖然 MOMENTUM 3 側臂的不鏽鋼很薄,但依舊提供了良好、令人放心的耐用性。
▲ MOMENTUM 3 的頭帶材質為綿羊皮,質感突出。
▲ MOMENTUM 3 側臂上的 Sennheiser 的 Logo 採用同心圓紋路設計,很漂亮也很有標誌性。
▲ MOMENTUM 3 採用摺疊的收納方式,可以節省較多空間。
▲ 放大看可以看到 MOMENTUM 3 的摺疊結構,因為它的不鏽鋼結構邊角非常鋒利,而且回彈的力道非常大,所以千萬要注意不要讓手放在這周圍,不然你可能會跟我一樣被夾到受傷。
▲ 哪怕被夾到只是一瞬間都會受傷,一定要小心。
MOMENTUM 3 的體積很大,雖然有時候在空間比較狹小的地方聽音樂一不小心就會撞到,但更大的耳罩往往也意味著更好的配戴體驗,MOMENTUM 3 的配戴感受是 PX、NC 700 三者之中最舒適的,夾頭感不強 (但頭前、後俯仰就有可能會掉下來)、耳朵有足夠大的空間與深度,所以不太會感到悶熱或流汗,這比很多耳罩式耳機都還出色,也是我使用數週下來比較印象深刻的部分。
▲ 標示耳機左、右側的 L 與 R 字樣同樣是在耳罩內部。
▲ MOMENTUM 3 的耳罩可以 360 度旋轉,如同遊戲搖桿的設計。
MOMENTUM 3 的耳罩與頭帶皆為綿羊皮材質,不過 Sennheiser 對這兩個位置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耳罩的觸感柔軟,而且相當厚實,絕對是 MOMENTUM 3 良好配戴感受的一大功臣;至於頭帶雖然偏硬、也沒什麼厚度,不過這沒有對實際配戴體驗造成影響。另外,MOMENTUM 3 的側臂長度也是採「無級調整」設計,無論是質感或是自由度都比常見的「卡榫調整」更好、更高,但不夠緊的設計導致偶爾在使用上會不小心調整到長度,算是有點小可惜的地方。
▲ MOMENTUM 3 的耳罩很柔軟,長時間配戴也很舒適。
▲ 頭帶相對則沒什麼厚度,也比較硬,好在沒有對配戴感受造成什麼負面影響。
▲ MOMENTUM 3 側臂長度最長與最短的對比。
為了讓使用者可以盡可能將耳機調校至自己喜愛的狀態,Sennheiser 也提供了耳機專屬的行動裝置 App,叫做「Sennheiser Smart Control (iOS、iPadOS 使用者請點這裡下載 / Android 使用者請點這裡下載)」。你可以在裡面切換降噪程度與模式、調整等化器、開關功能…等,雖然功能豐富程度不及 SONY 和 Bose,不過已經比 B&W 要多上不少,UI 也更好看,算得上是及格的耳機連動應用程式。
▲ 無論你是 iOS / iPadOS 還是 Android 使用者都可以下載到 Sennheiser 的 Smart Control 應用程式搭配 MOMENTUM 3 使用。
▲ 這就是 Smart Control 應用程式的首頁,UI 設計很簡單易懂。
▲ 按下首頁右上角的「齒輪」圖示後就會進入上圖這個設定頁面,你可以在此設定應用程式的語言、語音提示的語言…等功能。
▲ 在等化器的頁面可以自行調整偏好的聲音風格與傾向。
如同我剛剛所說的,MOMENTUM 3 並不是一款在設計上追求未來感的耳機,所以音樂與功能控制可想而知是以按鍵操作。MOMENTUM 3 的所有按鍵都集中在右邊耳罩,其中三顆按鍵是傳統音樂控制按鍵,可以調整音量、播放 / 暫停音樂 (按兩下可以跳至下一首歌、按三下切回上一首歌);一顆是控制按鍵,單擊可以啟動語音助理、長按可以進入配對模式;還有一個撥鍵可以用來調整降噪功能,耳機上可以控制的功能很完整。
▲ 在 MOMENTUM 3 的右耳耳罩可以看到最上面 (照片右邊) 是「調整降噪模式」的撥鍵、再來是「音量+」、「播放 / 暫停 (切換歌曲)」、「音量 -」鍵,最下面則是「多功能按鍵」,可以讓耳機進入配對模式、啟動語音助理。
▲ Smart Control 應用程式的初次啟動畫面有稍微介紹 MOMENTUM 3 機身的每個按鍵的功能。
現在你可能會開始納悶 MOMENTUM 3 要怎麼開、關機,答案就是「摺疊」,只要將耳罩向內摺疊,耳機就會自動關機,反之則會開機,非常直覺。除此之外,MOMENTUM 3 還支援同樣很方便的「取下 / 戴上自動暫停 / 播放音樂」功能,而且在我這段時間的使用中,幾乎沒有聽音樂到一半突然開、關機或是暫停的問題,表現可以說相當穩定。
▲ Sennheiser 官方對於 MOMENTUM 3「摺疊開、關機」與「取下 / 戴上自動暫停 / 播放音樂」功能的介紹。(翻攝自 MOMENTUM 3 Wireless 介紹頁面)
MOMENTUM 3 搭載藍牙 5.0 晶片,根據我的實際測試,它的最遠連線距離和其它同為藍牙 5.0 的耳機差不多,都在 10 到 20 公尺之間;連線的性能也非常穩定,很少出現瞬間斷訊的情況。另外,MOMENTUM 3 也可以同時與多款裝置進行連線,如此一來你就能輕鬆在各個裝置間任意切換、播放媒體,十分便利。
▲ 如果你有多款 Sennheiser 的裝置,也可以在 Smart Control 應用程式內統一管理。
延遲方面,MOMENTUM 3 的表現也是沒話說,基本上和 NC 700 差不多,都是「能感受到延遲、影音不同步,但不會影響使用或觀影體驗」的情形,所以拿來玩遊戲、看電影應該都是沒問題的。
如果沒有搭配 Smart Control 專屬應用程式,你在耳機上只能控制 MOMENTUM 3 降噪與「環境感知」的開 / 關,後者顧名思義就是要讓使用者注意到四周的環境狀態。不過如果搭配 Smart Control,你還可以更深入在「最大 (Max)」、「抗風 (Anti Wind)」、「抗壓力 (Anti Pressure)」三種降噪模式中挑選。
▲ Smart Control 應用程式內「環境感知」模式的設定頁面。
「最大」很好理解,就是追求最強的降噪效果,也是我測試時大多數時候使用的模式;「抗風」主要用於消除風噪,我自己感覺降噪程度是三種模式中最輕微的;最後則是「抗壓力」,強調的是降噪舒適性,因為如果降噪效果太強,有時反而會產生耳朵內、外壓力不同的不適感,選擇此模式就能夠確保兼顧降噪效果與舒適性。
▲ 在 Smart Control 應用程式內,你可以在三種降噪模式間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
MOMENTUM 3 的主動降噪效果不算非常強,無論是低頻還是高頻,都比 Bose NC 700 弱一些,甚至也比體積更小的 Apple AirPods Pro 略遜一籌,不過得益於耳罩式耳機先天的優勢,依然保證了你可以在不用將聲音開到很大聲的狀態下聽清楚音樂,也就是主動降噪耳機的設計初衷。也許 MOMENTUM 3 不太擅長「消除噪音」,但「隔絕噪音」的被動降噪表現還是不差的。
▲ 前幾個月推出的 AirPods Pro 雖然體積比 MOMENTUM 3 小很多,不過在降噪表現上卻有著更出色的表現,近期 ZETAIL 也會推出 AirPods Pro 的開箱體驗。
有別於市面上大部分耳罩式耳機都採用 40 毫米單體,MOMENTUM 3 搭載了 Sennheiser 全新設計的 42 毫米動圈單體,雖然只大 2 毫米,不過理論上來說單體越大,聲音表現會更「好 (但不一定代表你會越喜歡)」。除此之外,它的響應頻率甚至達到 6 Hz 到 23 KHz,比起一般耳機的 20 Hz 到 20 KHz 要寬廣不少,也代表它的低頻下潛會更深。
▲ MOMENTUM 3 搭載 42 毫米單體,響應頻率達 6 Hz – 23 KHz,算是很亮眼的規格。
MOMENTUM 3 共支援 SBC、AAC、aptX 與 aptX Low Latency 四種音訊編碼格式,算是不少,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都支援兩種 aptX 格式了卻沒有一起支援更高階的 aptX HD。主觀聽感方面,可以明顯聽出 MOMENTUM 3 很著重低頻,下潛深、力量充沛;整體聲音飽滿,略微偏暖,包圍感很強,算是很有「個性」,不過有時聲音聽起來會悶悶的,解析力沒有 NC 700 那麼清晰。
▲ MOMENTUM 3 偏重低頻、包圍感強烈的特性很適合用來播放電音或音樂會、演唱會錄音專輯…等類型的音樂。
續航表現是 MOMENTUM 3 的一大缺憾,根據 Sennheiser 的說法,其續航時間為 17 小時,我也按照慣例進行了 ZETAIL 耳機標準續航測試,最終 MOMENTUM 3 取得了 18 小時 50 分鐘的成績。雖然比官方宣稱的時間長 (幾乎都是這樣),但相較競品動輒 20 小時以上的續航,MOMENTUM 3 顯然遜色不少,而且仔細看「ZETAIL X 客觀綜述」可以發現,MOMENTUM 3 的排名之所以在 B&W PX 後面,就是受到續航表現拖累,希望下一代能有所改善。
▲ MOMENTUM 3 採用 USB Type-C 充電埠,可以說是高階藍牙耳機的標配了;同時下面也可以看到一個 1.4 毫米耳機插槽。
雖然 Sennheiser MOMENTUM 3 未必每一項指標都是極致、都是最好,不過憑藉著整體中間偏上的平穩表現,依舊讓 MOMENTUM 3 得到了不錯的最終評價。相較 Bose 與 SONY 的主流,頗具自身特色的 Sennheiser MOMENTUM 3 Wireless 也代表著主動降噪耳機的另一種聲音。
責任編輯:胡思玄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