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ZETAIL X 耳機、喇叭 Philips Fidelio T1 混合式主動降噪 真無線藍牙耳機 開箱評測:均衡的高水準表現
耳機、喇叭Philips 飛利浦Z+TECHZETAIL X

Philips Fidelio T1 混合式主動降噪 真無線藍牙耳機 開箱評測:均衡的高水準表現

764
Philips Fidelio T1 混合式主動降噪 真無線藍牙耳機 開箱評測:均衡的高水準表現

Z+點評:眾所期待的 Fidelio 系列真無線藍牙耳機!


本文目錄

1. 前言
2. ZETAIL X 綜合概述
3. Philips Fidelio T1 規格 、基本資訊
4. 開箱、外觀與設計
5. 配戴感受
6. 功能、使用體驗與通話錄音表現
7. 延遲與連線表現
8. 降噪與隔音表現
9. 聲音、續航表現
10. 尾聲(購買、專屬優惠)


Philips 旗下的 Fidelio 系列聲音產品主打高階定位,頂級材質與出色聲音的搭配,造就了許多廣受好評的耳機,像是我前不久評測的 Fidelio X3。最近他們終於踏入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以 Fidelio 之名推出首款產品,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Philips Fidelio T1 ,它的野心很大,無論材質、設計、功能、聲音、續航等方面,都極力達到旗艦水準,只是有些地方還需要更多雕琢,到底是哪裡呢?看下去就知道!



(資料來自 ZETAIL X)


顏色:玄鐵黑
單體:圈鐵混合單體(10 mm 動圈搭配 Knowles 樓氏動鐵)
標示續航時間:

  • 9 小時(耳機 + 開啟主動降噪)
  • 25 小時(搭配充電盒 + 開啟主動降噪)
  • 13 小時(耳機 + 關閉主動降噪)
  • 35 小時(搭配充電盒 + 開啟主動降噪)

類型:入耳式真無線藍牙耳機
重量:7 公克(單邊耳機)、109 公克(耳機 + 充電盒)
藍牙版本:藍牙 5.2
音頻編碼:SBC、AAC、LDAC
響應頻率:7 Hz – 40 kHz
特色功能:ANC Pro+ 混合式主動降噪、環境音模式、自適應主動降噪模式、「Philips Headphones」專屬應用程式、「多點連線」、「配戴偵測」、IPX4 防潑水、Qi 無線充電、Google Fast Pair 連線
建議售價:NT$6,990 元



▲ Fidelio T1 的盒裝設計相當簡單,除了產品名稱、圖片,下方就只有一些小圖示,沒有過多文字或裝飾。


▲ 購買時記得要認明「台灣公司貨」的防偽貼紙,表示貨源來自 Philips 的代理商 WitsPer 智選家,確保售後有保障


▲ 右下角的三個圖示,分別表示 Fidelio T1 支援 LDAC 音訊編碼格式、有取得 Hi-Res Wireless Audio 認證、支援 Google 助理。


▲ 側面有提到 Fidelio T1 適用的專屬應用程式,以及部分規格。


▲ 背面則完全是針對 Fidelio T1 的特色功能介紹,等等皆會逐一提到。


▲ 盒裝內所有內容物如上圖,分別有 Fidelio T1、九組不同材質/尺寸的耳塞、一條 USB-C 充電線、一疊紙本文件。


▲ 充電線的接頭上有 Philips 的 Logo。

Philips Fidelio T1 的充電盒大玩異質組合,盒身大部分是鋁合金材質,輔以消光噴砂工藝、霧面觸感,邊角還用上大膽的切邊設計,看起來與摸起來的質感非常好,不過這也是充電盒重達 109 公克的主因;為了讓充電盒支援 Qi 無線充電,底部是塑膠材質,好在跟鋁合金的銜接很無縫、順暢,第一眼應該看不太出來兩者是不同材質。


▲ Fidelio T1 的充電盒。


▲ 正面印有「Fidelio」的字樣。


▲ 充電盒的大部分都是鋁合金材質,觸感滑順,質感優異。


▲ 充電盒邊角運用了大膽的切邊設計。


▲ 充電盒底部其實是塑膠材質,不過它跟上面的鋁合金的銜接相當自然。

充電盒頂部就跟 Fidelio X3 的頭帶一樣,Philips 使用了蘇格蘭的 Muirhead 真皮材質,並且壓上 Philips 的 Logo。雖然裝飾成分居多,但無疑又替 Fidelio T1 的外觀增色不少,整體更有奢華感與質感。Fidelio T1 原本應該有黑白兩色,不過代理商 WitsPer 智選家只有引進「玄鐵黑」一種顏色,稍嫌可惜,期待未來有機會看到白色的版本。


▲ 充電盒頂部有一層 Muirhead 真皮材質,並壓有 Philips 的 Logo,為 Fidelio T1 增添「異質」風味。


▲ 盒裝內側除了有對於 Muirhead 皮革的介紹,還有教你怎麼保養它。

說到 Fidelio T1 讓我不太滿意的地方,除了充電盒較重、較大之外,還有它的上蓋轉軸缺少彈簧,因此蓋子感覺鬆鬆的,沒有任何阻尼感,而且蓋子有非常輕微的鬆動狀況,不到很緊密,稍微影響了質感,希望 Philips 未來可以再加強。


▲ 沒有內置彈簧是 Fidelio T1 充電盒的一大缺憾。

Fidelio T1 的耳機因為使用了層層堆疊的結構,讓體積變得比較大,戴上耳朵看起來也會比較凸。耳機總共可以分為四層,最外層的圓形霧面面板是觸控感應區域;再來兩層是機身,也是主要捏住耳機的地方,Philips 特地在這邊加上金屬髮絲紋設計,讓耳機在光線照射下更具質感;最內層則是腔體與耳塞,因為會直接接觸到耳朵,所以使用親膚的材質,算是很貼心。


▲ 耳機沒有高出充電盒內部的平面太多,所以拿出耳機不是太順手。


▲ 這就是 Fidelio T1 的耳機外觀,跟目前市面上的競品看起來與眾不同。


▲ 俯瞰可以看出耳機是層層堆疊而成的。


▲ 有個小細節是,兩邊耳機最外側的圓形面板印的文字有所不同,左邊是「PHILIPS」、右邊是「Fidelio」。


▲ 耳機上有金屬髮絲紋的設計,頗有科技感跟金屬的冷冽感。

Fidelio T1 從充電盒到耳機有很多顆 LED 提示燈,在正面的是用來顯示充電盒的剩餘電量、充電狀態內部的用來顯示耳機的充電、連線狀態耳機上面的則是顯示耳機的連線狀態。Fidelio T1 的耳機部分也有具備 IPX4 防潑水,因此能阻擋所有角度的潑水,碰到日常的運動流汗、小雨應該都不會導致耳機損壞。


▲ 充電盒正面有個 LED 提示燈,用來顯示充電盒的充電狀態、剩餘電量。


▲ 充電盒內部還有一個 LED 提示燈,顯示耳機的連線、充電狀態。


▲ 兩邊耳機上也都各有一個 LED 提示燈,表示耳機的連線狀態。


Philips Fidelio T1 隨附的耳塞相當豐富,頗有 Soundcore Liberty 3 Pro 的既視感,總數達到了九組。其中,六組是常見的矽膠耳塞,另外三組是 Comply 的記憶海綿耳塞,可以提供更佳的隔音效果,而兩種材質、多種尺寸的耳塞配置也給使用者很完整的選擇,值得好評。順帶一提,使用海綿耳塞時,在戴上耳朵前記得要先捏一下,讓它們在耳朵裡慢慢復位,不然可能戴不進去。


▲ 除了常見的矽膠耳塞,Fidelio T1 這次還隨附了頗受好評的 Comply 記憶海綿耳塞。


▲ 也因此,讓 Fidelio T1 隨附的耳塞數量達到九組(其中一組在耳機上),超級豐富。

Fidelio T1 的耳機很大一個,加上單邊重量達到 7 公克,對配戴感受來說會是一大考驗,不過實際戴起來的舒適度與穩固性都還不錯。搭配上適合我的耳塞之後,短時間配戴不會有不適感,但長時間、數個小時的使用則會覺得耳朵有點撐,要暫時拿下來休息一下。另外,因為耳機的導音管本身不短,深入耳道的部分自然比較多,異物入侵感會較為明顯。Fidelio T1 的整體配戴感受比預期好,但不至於讓人驚艷。


▲ Fidelio T1 耳機的導音管稍長,加上沒有其他輔助固定的結構,會有較明顯的異物入侵感。


Philips Fidelio T1 的功能性算得上相當完整,只是各方面都有點恨鐵不成鋼。你可以使用「Philips Headphones」專屬應用程式進一步對 Fidelio T1 進行功能自定、客製化。它的介面簡單好懂、穩定性沒問題,但是部分功能的命名、介紹都讓人一頭霧水,精緻性也還有提升空間,比如「默認語音助手」的功能完全沒有介紹,開關後也沒發現用起來有什麼不同。


▲ 將 Fidelio T1 連上「Philips Headphones」專屬應用程式後,會進入上圖的首頁。各項功能的區分很清晰,資訊顯示也相當明確。


▲ 切換到「設置」頁面,會看到各項功能的開關。


▲ 如果要進行軟體更新,可以在「產品信息」、「軟體升級」找到,不過從開始測試到截稿,還沒有收到過任何軟體升級。

Fidelio T1 內建「配戴偵測」功能,透過耳機內側的紅外線感應器,當偵測到使用者將耳機拿下時,便會自動暫停音訊;偵測到耳機戴回後,則自動繼續播放音訊,非常方便。實測起來還不錯,暫停音訊需要一小段時間,恢復播放的速度很快,而且在耳機偵測到耳機戴回時,都會發出「嗶」的提示音提醒使用者,整個體驗讓人滿意


▲ 用於配戴偵測功能的紅外線感應器。

有趣的是,雖然你能在「Philips Headphones」專屬應用程式看到「穿戴傳感器」的開關,但我測試發現,就算把它關閉,如果你拿下其中一邊(或兩邊)耳機,那一邊(或兩邊)耳機就不會發出聲音了;之後再戴上耳機,音樂甚至會自動恢復播放。換句話說,就算把「穿戴傳感器」關掉,感應器仍然不會被真正關掉,所以實際上在開關的其實是:當你拿下其中一邊耳機時,另外一邊還戴著的耳機要不要暫停播放。我還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的設計。

前面就有提到 Fidelio T1 使用「觸控手勢」來控制所有功能,感應區位於耳機最外側的圓形面板。它的靈敏度跟準確度都在水準之上,使用起來滿順手的,不過有兩點稍嫌可惜:首先是可以控制的功能有點侷限,你不能調整音量、切換回上一首歌,左邊耳機甚至只能控制跟語音助理相關的功能;第二點則是你無法自定不同觸控手勢的功能,這對一款有專屬應用程式的耳機來說,是滿奇怪的。

這樣的情形其實情有可原,因為 Philips 才剛踏入真無線藍牙耳機領域不久,目前對 App 整體設定、調整都還有進步空間,好在代理商也有積極跟 Philips 原廠溝通,相信後續會持續改善使用者的操作體驗。


▲ 把 Fidelio T1 耳機平放在桌面上時,耳塞不會直接碰到桌面,比較不容易弄髒。

以下是 Philips Fidelio T1 的觸控操作手勢:

  • 點兩下左耳:時間與通知播報功能(僅限 Android 裝置)
  • 點兩下右耳:切換降噪模式(主動降噪/環境音/關閉);接聽電話
  • 點三下左耳:-
  • 點三下右耳:切換至下一首歌
  • 長按左耳:啟動語音助理(Google 助理/Siri)
  • 長按右耳:播放/暫停音樂(一秒);掛斷/拒接電話(一秒);快速注意模式(兩秒)

Fidelio T1 搭載三麥克風 ENC 抗風噪通話降噪技術,Philips 宣稱它可以在鎖定人聲的同時,降低環境噪音與風切聲。為了實際了解它的通話表現如何,我分別在車來車往的吵雜路邊安靜的室內環境進行了錄音測試,以模擬 Fidelio T1 的通話品質,結果發現即使在車來車往的路邊,它確實能很好地拾取人聲。以下是 Fidelio T1 在兩種情境下的錄音原檔,提供參考。


▲ 音檔說話內容:「哈囉大家好,我現在使用的是飛利浦的 Fidelio T1,在一個安靜的室內環境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一二三四五六七,一閃一閃亮晶晶」。


▲ 音檔說話內容:「哈囉大家好,我現在使用的是飛利浦的 Fidelio T1,在一個吵雜的路邊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一二三四五六七,一閃一閃亮晶晶」。


Philips Fidelio T1 搭載藍牙 5.2支援 Google Fast Pair,所以只要在支援這項功能的 Android 手機旁邊打開充電盒,手機上會自動跳出連線的視窗,點擊就可以快速連線,相當方便;如果是以一般的藍牙連線方式,Fidelio T1 的連線速度大約在 4、5 秒,因為戴上耳機時要喬一下,通常戴上就能開始聽音樂了。


▲ 在支援 Google Fast Pair 的裝置旁邊,只要打開 Fidelio T1 的充電盒就會彈出上圖的視窗,按下連線就可以了,直接省去繁複的藍牙連線流程。


▲ 打開充電盒 Fidelio T1 就會自動開機。

連線穩定性可以分為兩個情況來說:使用 AAC 編碼時,Fidelio T1 的連線品質很穩定沒有遇過聲音或連線斷續的問題;而在 LDAC 編碼下,因為傳輸的聲音位元率大幅提高,對訊號品質、使用環境的要求也相應更高,我有遇到過幾次聲音斷續的情況,不算很頻繁,也不至於斷線,我覺得還在可接受範圍內,至少比 Liberty 3 Pro 好非常多。


▲ 使用 LDAC 音訊編碼格式的時候,連線穩定性會降低。

我對 Fidelio T1 進行了完整的單雙耳切換測試。只要完成初次連線,之後無論從充電盒拿出左邊或右邊耳機都可以直接開始使用,無需重新連線。在已經拿出兩邊耳機的時候,放回任一邊耳機,也不會導致另一邊耳機斷線;而在只用單邊耳機的時候,再拿出另外一邊耳機,亦會自動連上線。可見 Fidelio T1 的單雙耳切換機制很完備,你可以任意在單、雙耳之間來回切換。


▲ Fidelio T1 的兩邊耳機都可以獨立使用。

Fidelio T1 還有個較少耳機具備的功能,也就是「多點連線」,顧名思義,耳機可以同時跟多個裝置連線,如此一來,在切換不同裝置的時候,就不用每次都要重新連線。Fidelio T1 的多點連線體驗非常棒,切換裝置幾乎不用等待時間;舉例來說,只要先暫停 A 裝置的音樂,馬上開始播放 B 裝置的影片,聲音來源就會立刻從 A 切換到 B,所以用起來很方便、順手。


▲ Fidelio T1 最多能同時跟兩台裝置連線,這樣來回切換的時候就很方便。

延遲部分則相對普通,在搭配 Fidelio T1 看 YouTube 影片的時候,感受不太到延遲,但因為沒有低延遲模式,所以在玩遊戲的時候,還是能明顯感覺到手指點按跟耳機發出聲音的時間不同步。如果你平常有在玩一些講求反應速度的遊戲,比如音樂節奏類、即時對戰類遊戲,那還是搭配有線耳機會更適合。


▲ 搭配 Fidelio T1 看 YouTube 影片的時候不會有明顯的延遲。


Philips Fidelio T1 的其中一個主打功能是「ANC Pro+ 混合式主動降噪」,它是透過兩個麥克風,先後進行降噪,先使用「前饋式麥克風」初步抵消環境噪音,再透過「後饋式麥克風」進一步消除耳朵內殘留的噪音,效果會比只用單一麥克風的主動降噪來得更好,也是目前高階真無線藍牙耳機主流的降噪方案。

Fidelio T1 的主動降噪有明顯效果,但距離第一梯隊的競品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大約處於中間偏上的水準。搭配隨附的 Comply 海綿耳塞,Fidelio T1 可以降低大部分環境噪音的音量,讓音樂更清楚,不過沒辦法消除它們。它對低頻的降噪能力沒那麼出色,像是汽車、公車的引擎噪音還是會有殘留;反倒是高頻的降噪能力很不錯,這可能跟 Comply 海綿耳塞有很大關係,建議在意降噪、隔音的使用者可以優先選用 Comply 耳塞。


▲ Fidelio T1 的 ANC Pro+ 主動降噪有明顯效果,但還不到頂尖水準。

Fidelio T1 也有「環境音模式」,它會透過麥克風拾取外界的聲音,讓你在戴著耳機的時候,還是可以聽到身邊的聲音,從而避免危險、聆聽重要資訊或是與他人對話。Fidelio T1 的環境音模式不到很通透部分聲音會感覺有點悶,可是要聽清楚周遭的聲音、跟別人講話都沒有問題,一樣是中間偏上的表現。


▲ 耳機上內建多顆麥克風,用於主動降噪、通話降噪等功能。

在專屬應用程式可以切換不同的主動降噪跟環境音模式,主動降噪有「高」、「低」、「降低風噪」三種,前面兩個是調整降噪的強度;「降低風噪」就是能減少風吹拂的風切聲,實測效果非常棒,騎腳踏車的風切聲可說是被完全過濾,用起來相當舒服,雖然降噪強度會降低,但程度很輕微。環境音模式則有「全透明」跟「語音模式」兩種,後者會抑制部分頻率的噪音,讓人聲變得比較突出,但效果不太明顯,我自己還是以「全透明」為主。


▲ 主動降噪分為「高」、「低」、「降低風噪」三種模式。


▲ 環境音模式分為「透明度」、「語音模式」兩種模式;其中,透明度還可以調整強度。


▲ Fidelio T1 還有一個「自適應降噪」的功能,它會透過手機的感應器來辨識使用者當下的狀態(例如:靜止、走路等),來改變降噪強度,因此需要取得「動作與健身記錄」的權限,不過我覺得效果有限。


Philips Fidelio T1 搭載圈鐵混合單體,由 10 mm 動圈單體跟 Knowles 樓氏動鐵單體組成,相較於只有一個單體的耳機,Fidelio T1 應該會有更好的低頻(動圈)與高頻(動鐵)表現。在音訊編碼格式上,Fidelio T1 支援 SBC、AAC 與 LDAC,位元率最高可以來到 990 kbps,如果音源夠好,你將能聽到更豐富的細節。此外,它也取得了 Hi-Res Audio Wireless 的小金標認證頻率響應範圍達到 7 Hz – 40 kHz,非常寬廣。


▲ LDAC 預設是關起來的,你可以在專屬應用程式裡面打開。

(耳機聽感因人而異,以下為個人感受,僅供參考,建議實際試聽再下定論)

測試裝置:LG G8 ThinQ
編碼格式:LDAC
使用音源:Apple Music(ALAC)、本地音檔(FLAC / WAV)

Fidelio T1 跟我之前聽過的其它圈鐵真無線(比如 Liberty 3 Pro)很不一樣,它的調音沒有太嚴重的兩頭翹,中低頻會多一點,而且不是走銳利路線,反而很溫潤、醇厚,所以不太容易疲勞。雖然中低頻存在感明顯,但 Fidelio T1 的低頻不至於轟頭,它有清晰的形體,聽起來 Q 彈有下潛收放快速層次感不錯;Fidelio T1 將 Alan Walker 的〈The Spectre (Sped Up Remix)〉中的低頻進行了俐落有勁的詮釋。


▲ Fidelio T1 的低頻質感不錯,量感也不會太多。

Fidelio T1 的中頻飽滿,人聲沒有特別靠前,也不走顆粒感、亮麗的路線,這會讓一些著重人聲的音樂變得耐聽許多,像是 Ado 為動畫電影《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演唱的主題曲〈New Genesis〉,用 Fidelio T1 聽起來既圓滑又流暢,與此同時,細節的保留也很豐富。但我覺得在編曲比較複雜的時候,整體的層次感會變差,是不至於糊在一起,仍然可以清楚分辨不同聲音,只是有種很擠的感覺


▲ Fidelio T1 的人聲不會太亮、太刺耳,因此比較耐聽。

得益於動鐵單體,Fidelio T1 的高頻通透、清脆,又不會太單薄,是有厚度的,聽起來非常純淨,不過在複雜編曲下,我覺得它會變得暗淡、悶一些。Fidelio T1 的音場不算很大,但空間感、定位感都不錯,我覺得整體聲音表現是對得上這個定位跟價位的。比較可惜的是,在「Philips Headphones」專屬應用程式中,就只有四種預設的 EQ 等化器可以選擇,你沒辦法微調,或是建立自己的等化器,希望未來有機會加入這個功能。


▲ Fidelio T1 整體聲音採自然、醇厚風格,會越聽越好聽。


▲ 「Philips Headphones」專屬應用程式裡面提供了四種預設的 EQ 等化器,但是使用者無法自己建立等化器。

Philips 表示 Fidelio T1 在關閉主動降噪時,有 13 小時的續航時間;開啟後也還有 9 小時,對它的續航表現信心滿滿。不過經過「ZETAIL X 耳機標準續航測試」(AAC 編碼,以 50% 音量連續播放相同音樂)的測試結果,Fidelio T1 關閉主動降噪的續航時間為 10 小時 21 分鐘開啟後則是 6 小時 54 分鐘都比標示續航時間短兩小時左右,但如果單看數字的話,這樣的成績已經稱得上傲視群雄了,我自己是很滿意。


▲ 如果單看數字的話,Fidelio T1 的續航表現很出色。

最後,Fidelio T1 的充電盒支援 Qi 無線充電,相當實用、方便。


▲ 要為充電盒充電,除了可以用背面的 USB-C 充電插槽,還可以直接把它放在 Qi 無線充電板上。


如果你有仔細看過、比較過本文一開始的「綜合概述」,就會發現 Philips Fidelio T1 其實只有「聲音(主觀聽感)」與其他競品並列最高分,其它部分都有更強的對手,Fidelio T1 卻依然能突破重圍,登上第二名。這正是它給我的感受,雖然 Fidelio T1 各方面都有大大小小的缺憾,所以我說仍需雕琢,但也是它不完美而均衡、穩定的表現,帶它來到這個位置。假如你想找一款面面俱到的旗艦真無線,相信 Fidelio T1 能很大程度地滿足你的需求。

購買

專屬優惠

即日起購買 Fidelio T1,在結帳頁面輸入專屬折扣碼:ZETAIL500,即可現折 NT$500 元哦!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多加利用~

本文作者
胡思玄

ZETAIL 創辦人、總編輯。 喜歡研究科技產品、技術與市場,對於科技產品有獨到見解。曾經歷過消費者購機時的猶豫,所以打造了消費者導向的科技媒體 - ZETAIL。我們將會持續替大家帶來高品質的文章,謝謝您們的支持,我們將持續進步!



版權聲明©️

DMCA



在社群媒體關注 ZETAIL

探索更多來自 ZETAIL 科技心感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