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點評:聲音就是 N6 Pro 最大的賣點!
本文目錄
1. 前言
2. ZETAIL X 客觀綜述
3. NUARL N6 Pro 規格 、基本資訊
4. 開箱、外觀與設計
5. 配戴感受
6. 功能與使用體驗
7. 延遲與連線穩定度
8. 降噪與隔音表現
9. 聲音、續航表現
10. 尾聲
還記得那個從內到外都流露著日系小清新風格的 NT110 嗎?近期日本聲音品牌 NUARL 推出了可謂「傾盡全力」打造的兩款「孿生」耳機:N6 與 N6 Pro,注入了所有手邊可用的技術,而它們的實際表現也沒有令人失望,在一些方面甚至讓我們眼睛一亮。N6 的開箱體驗會晚點上線,本文就先以 N6 Pro 為主角,一起來看看 NUARL 到底替我們準備了什麼好料!
*資料來自 ZETAIL X
建議售價: NT$4,990 元
顏色: 墨都、紅緋 (本文體驗版本)
單體: 6 毫米 NUARL DRIVER [N6] v5 動圈單體
類型: 真無線藍牙耳機
藍牙版本: 藍牙 5.0
編碼格式: SBC、AAC、aptX
響應頻率: 20 Hz – 20 KHz
特殊功能: IPX4 防潑水、cVc 通話降噪、隨附 SpinFit 耳塞、HDSS (High Definition Sound Standard) 技術、TWS+ 連線方案
▲ N6 Pro 的盒裝設計和 NT110 類似,都是 NUARL 的一貫風格。
▲ NUARL 的耳機一向是日本 VGP (Visual Grand Prix) 金賞的常勝軍,N6 Pro 也不例外。
▲ 左下角可以看到「Carbon Nanotube Diaphragm (奈米碳管振動板)」的字樣,那是 N6 Pro 的振動板材質,等等下面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 盒裝側面標示著 N6 Pro 的六大特色,包括支援 Qualcomm 的 aptX 音訊編碼、內附 SpinFit 矽膠耳塞、搭載 HDSS 技術…等等。
▲ 盒裝背面條列 N6 Pro 的特色與技術規格,不過全都是日文的。
▲ 上圖就是 N6 Pro 所有的配件,包括耳機本身、使用說明書、保證卡以及一個配件盒。配件盒裡面有三組 NUARL 標準矽膠耳塞、三組 SpinFit 矽膠耳塞、一條 (沒有 Logo 的) USB Type-C 充電傳輸線。
不得不說,NUARL 的耳機外觀真的很有自己的風格,繼 NT110 的「階梯型設計」之後,這次 N6 Pro 的造型已經進入「十分不規則」的程度,難以用文字形容,直接看照片比較容易理解;不過它整體的結構倒是很容易讓我聯想到 SONY 的 WF-1000XM3,相信 NUARL 這麼設計的目的肯定也和「提升配戴穩定性」脫不了關係,至於 N6 Pro 實際配戴體驗如何?下一節部分會提到。
▲ 這就是 N6 Pro 耳機的外觀,設計非常獨特。
▲ N6 Pro 的結構設計和同為真無線藍牙耳機的 WF-1000XM3 有點類似。
有別於 N6,N6 Pro 的耳機表面採用「霧面觸感」,而且只有提供「墨都」與「紅緋」兩種無論名稱本身還是實際外觀都非常「文青」的顏色,可以明顯看出 NUARL 想要讓 N6 Pro 呈現出日系典雅、脫俗的風格,褪去 NT110 帶來的奔放、運動感。確實,N6 Pro 的耳機外觀質感非常出色,光亮的金色中框有著很好的點綴效果,唯一比較可惜的是耳機上的按鍵摸起來有點鬆動,還有進步空間。
▲ N6 Pro 表面的「霧面」觸感,搭配典雅的「紅緋」色,整體非常有質感。
▲ 金色中框有著很好的「畫龍點睛」的點綴效果。
NUARL N6 Pro 的充電盒外觀也和 NT110 非常不同,回到了比較傳統的「長方體」造型 (依然不易單手開啟),好在邊角都很圓潤,讓它看起來不至於太過老派。充電盒中間有一條黑色亮面塑膠條,除了用來明確分割上、下半部,同時也是 LED 提示燈的位置。最棒的是它不僅能夠顯示充電盒本身的剩餘電量,放入耳機時還會改成顯示耳機的充電狀態,直接從外面就能一目了然,這點我很喜歡。
▲ NUARL N6 Pro 的充電盒外觀,看起來比較中規中矩。
▲ 充電盒正面有 LED 提示燈,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右邊那顆是亮的,表示右邊的耳機正在充電,而左邊的已經充飽了。
▲ 背面則是一個 USB Type-C 充電插槽。
充電盒內部的處理精緻感明顯不如耳機本身,或許是因為有太多邊角、高低落差造成的,建議 NUARL 可以參考 AirPods Pro 或 WF-1000XM3 較為簡潔的內部設計。另外,有兩個值得一提的設計細節,首先是耳機置於充電盒內時,會明顯高於充電盒的平台,這樣就能在增加耳機與充電盒之間磁吸力量的同時,避免取出耳機不方便;再來是充電盒底部的角落都各有一個「小凸點」,藉此降低底部不小心刮傷的可能,從以上兩點都能看出 NUARL 的貼心與用心。
▲ N6 Pro 在充電盒內的樣子。
▲ 充電盒內部的 R 與 L 標示。
▲ 充電盒內的頂部有橡膠墊,避免蓋上蓋子時刮傷或直接撞到耳機,非常貼心。
▲ 從側面看可以發現,N6 Pro 高於充電盒內部的平台非常多,為的就是讓耳機不會太難拿出來,這點做得很不錯。
▲ NUARL 在 N6 Pro 的充電盒底部的四個角落都設計了「小凸點」,這樣就可以減少刮傷的可能。
最後,雖然 N6 Pro 並非一款主打「運動」使用場景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但 NUARL 還是有在耳機的表面塗上一層奈米防水塗層,使 N6 Pro 具備基本的 IPX4 防潑水能力,所以你可以放心戴著它出去運動,基本的汗水、雨水是不至於導致耳機損壞的。
▲ 由於表面有奈米防水塗層,因此 N6 Pro 可以達到 IPX4 防潑水。(圖片來源 / 翻攝自 NUARL 官方網站)
NUARL N6 Pro 的配件很豐富,除了有一組「耳翼」與三組不同尺寸的「NUARL 標準矽膠耳塞」外,NUARL 這次還和知名耳塞品牌 SpinFit 合作,額外附上三組不同尺寸的「SpinFit 醫療級雙色矽膠耳塞 (CP360)」。SpinFit 說它可以降低戴耳機時的異物入侵感,但是我卻不太習慣,S 的感覺太鬆、M 跟 L 的又感覺不夠緊,所以最後還是搭配 NUARL 標準耳塞使用,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因為耳朵不一樣,配戴感受也會不同,多一種選擇總歸是好的。
▲ 盒裝內附三種不同尺寸的「NUARL 標準矽膠耳塞 (左)」與三組不同尺寸的「SpinFit 醫療級雙色矽膠耳塞」,讓需求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有多種選擇。
平心而論,在不搭配耳翼的狀態下,N6 Pro 的配戴穩定性其實比 NT110 或 NT100 都好上太多太多,所以即便 N6 Pro 的單邊耳機重量達到可怕的 7 公克,過去那種「搖搖欲墜」的不安全感幾乎不復存在,這主要要歸功於類似 WF-1000XM3 的「三點接觸結構」設計,讓 N6 Pro 在自然配戴下依舊能得到良好的支撐,但缺點就是異物入侵感還是偏重。
▲ N6 Pro 配戴的樣子。(圖片來源 / 翻攝自 NUARL 官方網站)
比較大的問題反而出現在搭配耳翼之後,因為只有提供一種尺寸,偏偏它對我來說太大了,連續配戴一段時間會感覺耳朵一直被「撐著」、有點痛,不適合長時間配戴,相較於 NT110、NT100 都沒有什麼改善,所以最後我還是傾向不搭配耳翼,希望 NUARL 未來可以多提供幾種尺寸,或是微調設計讓耳翼軟一點。順帶一提,由於 N6 Pro 的體積偏大,是我開箱過少數戴起來超出耳朵的耳機,可想而知 N6 Pro 不適合睡覺時使用。
▲ N6 Pro 耳機上有一塊凸出的地方,目的是讓你裝上耳翼時可以快速對齊。
▲ N6 Pro 的耳翼偏硬,戴久了不太舒服。
NUARL 同樣沒有替 N6 Pro 設計專屬的應用程式,所以功能非常單純,沒有什麼可以自訂的。在音樂的控制方式上,N6 Pro 還是延續 NUARL 的傳統,採用實體按鍵控制,不過有別於 NT110 與 NT100 直接將 Logo 的區域作為隱藏式按鍵,這次則是把按鍵移動到金色中框上,相信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按下導致耳朵不適,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容納更多按鍵 - 是的,N6 Pro 的單邊耳機都各有多達三顆按鍵。
▲ N6 Pro 按鍵的位置在中框上。
以右邊 (R) 的耳機來說,中間的按鍵「按一下」可以用來「播放 / 暫停音樂」、「長按」可以「啟動語音助理」;外側的按鍵「按一下」可以「調低音量」、「長按」可以「切換至下一首歌」;內側的按鍵「按一下」可以「調高音量」、「長按」可以「切換至上一首歌」。既然兩邊都是三顆按鍵,功能自然是對稱的,因此無論哪一邊都可以進行完整的功能操作,只要用習慣就會非常方便、直覺。
▲ N6 Pro 耳機上三顆按鍵各自的功能。
▲ 中間的按鍵「按一下」可以用來「播放 / 暫停音樂」。
▲ 內側的按鍵「按一下」可以「調高音量」。
▲ 內側的按鍵「長按」可以「切換至上一首歌」。
▲ 外側的按鍵「按一下」可以「調低音量」。
▲ 外側的按鍵「長按」可以「切換至下一首歌」。
NUARL N6 Pro 的連線方式很特殊,大部分真無線藍牙耳機是「拿出充電盒之後」,才會開始開機、連線,但 N6 Pro 則是在「打開充電盒」的同時,就會自動開機並連線,再加上它的連線速度本身就非常快,大約只要 5 秒鐘,因此往往從打開充電盒到把戴上耳機時就已經完成連線,使用體驗非常出色。
不管從哪個方面檢視硬體規格,N6 Pro 都絲毫不遜色,它採用藍牙 5.0,並搭載 Qualcomm 的 QCC3020 晶片,因此支援 TWS+ (True Wireless Stereo Plus) 技術,左、右邊耳機可以分別與裝置獨立連線,不像傳統真無線藍牙耳機需要先將音訊傳送至「主耳機」,「主耳機」再傳送至「副耳機」,導致明顯延遲。然而目前僅有部分搭載 Qualcomm 處理器的裝置支援 TWS+,我使用的 iPhone XS 想當然不支援,所以我的使用體驗並不能代表 N6 Pro 最好的狀態,但應該會是大部分人的體驗感受。
不曉得是否和耳機材質或結構設計有關?在我使用 N6 與 N6 Pro 的過程中,我遇到過共五次左右的「聲音瞬間斷訊」問題,不算真的很頻繁,但和我體驗過的其它真無線藍牙耳機相比,這樣的頻率仍然算是偏高,連線品質可以再提升 (NUARL 表示可以透過重置耳機來嘗試解決)。如同我剛剛提到的,N6 Pro 搭配 iPhone XS 使用還是有「主、副耳」的分別,所以延遲表現和 NT110 差異不大:在看影片、聽音樂時都幾乎察覺不到,但在玩遊戲、打字時就很明顯,建議衡量一下自己的使用需求。
N6 Pro 沒有主動降噪功能,不過它有著極為良好的「被動降噪 (隔音)」能力,效果可以媲美具備主動降噪的 AirPods Pro,只是因為 N6 Pro 是藉由緊密的配戴感受把聲音阻隔在外,論舒適度當然還是不及 AirPods Pro。
▲ N6 Pro 的被動降噪效果更勝 AirPods Pro (上圖) 的主動降噪,但舒適度則遜色不少。
坦白說,N6 Pro 的被動降噪效果大概是我使用過的所有真無線藍牙耳機中最好的,甚至可以說有點「太好了」,戴上之後播放音樂仿佛「與世隔絕」,除非真的很大聲,否則在室內、外都很難聽到周圍、外界的聲音。沉浸在音樂世界中固然好,但這樣也非常危險,可惜 NUARL 沒有替 N6 Pro 開發「環境音模式」,所以戴著 N6 Pro 走在路上時記得要多多留意身旁的情況,以免發生意外,也希望能看到 NUARL 之後在耳機內加入類似的功能。
▲ N6 Pro 的被動降噪效果有點太好了,在外使用時記得留意身旁的情形,也期待看到 NUARL 在耳機上加入「環境音模式」。(圖片來源 / 翻攝自 NUARL 官方網站)
從副標題到「Z+點評」,我都一再強調「聲音」就是 N6 Pro 最大的賣點,而且它做得極好,還是先從規格說起,N6 Pro 搭載 NUARL 自行研發的 6 毫米 NUARL DRIVER [N6] v5 釹磁鐵單體,並採用「單壁式奈米碳管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搭配「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而成的 SWCNT 複合材質,根據 NUARL 的說法,它的強度更勝同樣主打強韌的石墨烯,因此能保留更多聲音細節。音訊編碼則支援 SBC、AAC 與較為高階的 aptX,算是在預料之中。
▲ N6 Pro 是 NUARL 目前定位最旗艦的真無線藍牙耳機,規格自然非常漂亮。
調音風格上,相較偏重低音的 N6,N6 Pro 走的是相對「均衡」的路線,著重聲音品質。N6 Pro 的聽感和 AirPods Pro 相比高下立判,無論是低音品質、聲音的厚度還是人聲與樂器的分離度,N6 Pro 都明顯更好。
▲ N6 Pro 的調音風格很均衡,因此聲音非常耐聽,長時間聆聽也不會疲勞。
尤其是面對編曲複雜的歌曲時,N6 Pro 可以表現出層次分明、豐富飽滿的聽感,AirPods Pro 則顯得單薄、糊在一起,就像是明明有個很大的房間,所有的樂手卻擠在一起演奏;而後者人聲質感雖然比較清晰、比較亮,可是偶爾會被樂聲蓋過、搶走風采。上述狀況在劉若英近期的《劉若英陪你線上演唱會 Live》中翻唱的〈快樂天堂〉後段、日本搖滾樂團 RADWIMPS 的〈最後の晩餐〉後段,以及 Punk 搖滾樂團丟萊卡的〈別在廁所跳舞〉都可以聽到。
▲ 劉若英最近在自己的《劉若英陪你線上演唱會 Live》翻唱的〈快樂天堂〉,相當動人。(影片轉載自 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 日本搖滾樂團 RADWIMPS 在 2013 年推出的作品〈最後の晩餐〉。(影片轉載自 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 Punk 搖滾樂團丟萊卡的〈別在廁所跳舞〉。(影片轉載自 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不過比起 N6 Pro,我比較偏好 AirPods Pro 的高頻,聽起來更乾淨、通透、嘹亮,N6 Pro 就稍微黯淡一點。另外,AirPods Pro 的聲音也比較靠後, 很「開闊」、「寬敞」;N6 Pro 則是「立體」、「有空間感」,從一些現場錄音的歌曲可以聽出這樣的差異,比如蘇打綠《冬 未了》專輯中的〈他舉起右手點名〉、《故事未了》演唱會 Live 版本的〈未了〉…等。當然,主觀聽感可能會受到很多因素與面向影響,僅供參考,強烈建議你實際試聽看看再下結論。
▲ 蘇打綠《冬 未了》專輯中的〈他舉起右手點名〉採用現場錄音,在 N6 Pro 呈現下有著很強烈的空間感。(影片轉載自 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 蘇打綠在《故事未了》演唱會中表演的〈未了〉Live 版。(影片轉載自 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根據 NUARL 的資料,N6 Pro 在 SBC 與 AAC 編碼下,續航時間可以長達 11 小時、在 aptX 下則縮短為 8 小時,但不管怎麼樣都已經很亮眼。當然,我還是要透過 ZETAIL X 標準耳機續航測試 (將耳機與 Apple iPad mini 5 連線,以 50% 音量連續播放音樂) 進行例行測試 (因為搭配 iPhone 使用,所以測試出來的時間要以 AAC 下的時間作為標準),結果 N6 Pro 竟然連續播放了 11 小時 17 分鐘的音樂,表現十分驚人,相當於音樂在你從臺北直飛到美國西岸的飛行中都不需要中斷,這樣的續航能力真的沒有什麼好多慮的。
▲ 在 ZETAIL X 標準耳機續航測試下,N6 Pro 的續航表現達到 11 小時 17 分鐘,十分驚人。(圖片來源 / 翻攝自 NUARL 官方網站)
NUARL N6 Pro 和前陣子開箱的 thecoopidea BEANS+ 正好呈現出兩種極端,BEANS+ 是在各個方面都平均發揮,沒有特別明顯的缺點,因此整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而 N6 Pro 雖然有些部分相對弱勢,不過卻在「聲音」與「續航」兩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極佳成績,進而提高總分。BEANS+ 才剛拿下的第三名位置都還沒坐熱,馬上就被來勢洶洶的 N6 Pro 與 N6 給擠下去;這也是為什麼 N6 Pro 明明沒有 AirPods Pro 舒適、自然的配戴感受,但它「讓人上癮的極致聲音」卻每每讓我要聽音樂時,都情不自禁拿起它。
購買 (PChome)
責任編輯:胡思玄
8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