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點評:簡易、好攜帶的錄影穩定器。
前言
如同我在 CliqueFie Narrative 的開箱文章所說的,隨著手機攝影能力的日新月異,除了讓拍攝、製作影片的門檻大幅降低,輕巧便利的手機也成為越來越多人拍影片的首選設備,比如近期上映的國片《怪胎》就是透過 iPhone 拍攝的。今天 ZETAIL 要開箱的則是手機的單軸穩定器 Sway,它來自四年前推出 Max、Glitter…等自拍棒的 CliqueFie,接下來話不多說,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CliqueFie Sway 到底能不能讓手機拍攝影片變得更輕鬆、簡單吧!?
▲ CliqueFie Sway 的盒裝設計很簡單。
▲ 和 Narrative 一樣,下方也有個 QR code 可以掃描,不過因為還沒正式上市,所以掃描之後看不到任何東西,相信應該也是一些產品的使用情境介紹。
▲ 背面寫著一些 Sway 的特色和功能。
▲ 盒裝的內容物如上圖,包括 Sway、快速上手指南、冷靴轉接座,以及一個用來加強手機固定的「八字環」。
▲ 快速上手指南裡面一樣有一些很可愛、有趣的注意事項。
老實說,我第一次看到 Sway 時,完全看不出它的用途,因為它不像市面上的三軸穩定器、自拍棒都有個「典型」的外觀 (當然,CliqueFie 四年前的 Max、Glitter 和 Mini 也同屬例外),Sway 採用很特殊的「轉軸」設計,不使用時,可以收納成非常小一個;將其轉開之後才能一窺它的真實身份,這樣的設計很適合隨身攜帶、外出使用。
▲ Sway 收納起來的時候,體積非常小,可以輕鬆放進背包。
▲ 要使用 Sway 時,只要先將它轉開。(接下圖)
▲ (承上圖) 再把「手機夾」滑出來即可。
Sway 的轉軸的阻尼感很強,加上沒有足夠明確的標示或指示,所以前幾次使用可能會有點生疏、不確定應該往哪邊旋轉,但多用幾次就能很順手、順暢地開啟了。讓我很驚喜的是,就算只用一隻手拿著 Sway、另一隻手把手機夾上手機夾,Sway 的結構依舊非常紮實、穩定,幾乎不會變形,整體做工、品質、使用體驗都很讓人放心。
▲ 完整的 Sway 開啟方式,多用幾次就可以用的很順手了。
▲ Sway 的結構很穩固,非常可靠。
▲ 實際把手機裝上 Sway 的樣子。
▲ 「手機夾」上、下抵住手機的地方也有橡膠墊,無需擔心手機刮傷。
▲ 只不過 Sway 的「手機夾」不算很深,如果要裝上比較厚的手機,建議可以搭配隨附的「八字環」使用。
Sway 還在設計階段時,原本應該計劃推出黑、白兩色,但因為後者容易髒,所以最終 CliqueFie 僅為 Sway 提供「黑色」一種顏色,我有幸實際看到白色版本之後實在覺得很可惜,因為真的相當漂亮。Sway 的外殼表面用上兩種不同處理方式,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握柄」部分,它是磨砂觸感,摸起來很粗糙、顆粒感明顯,可以大幅增加握持時的摩擦力,稍微減緩了使用 Sway 時,重心不平均的問題。
▲ 未來 Sway 只會上市「黑色」的版本,稍嫌可惜。
▲ Sway 的「握柄」的觸感非常好,握起來很穩定。
▲ Sway 使用情境 GIF。
說到重心不平均,因為 Sway 是藉由手持握柄,撐住另一邊的手機的重量,所以手機不像傳統的自拍棒、三軸穩定器是在正中間,Sway 拿起來會比較費力;拍攝影片時,很容易 往左邊傾斜;尤其是近期的新手機動輒兩百多公克,這個問題會更明顯,需要隨時注意握持的角度。
▲ 因為單手要撐住另一邊的手機的重量,所以一不注意就可能導致畫面傾斜。
標題有提到 Sway 是一支「半跟隨」單軸穩定器,在了解「半跟隨」是什麼之前,應該要先來確認「全跟隨」的概念。「全跟隨」就是你「往哪裡轉,手機就往哪裡拍」,一般自拍棒都是這樣的設計;而「半跟隨」顧名思義,只有在你左右旋轉的時候,手機才會跟著旋轉,如果是上下旋轉,手機永遠都會對著正前方,相當於你只是在調整拍攝的「高度」,而非「角度」。如果這樣解釋還是很模糊,也可以直接看下面的 GIF。
▲ 切換到「半跟隨」的狀態後,不管怎麼上下移動,手機都會對著正前方拍攝,也就是只能調整「高度」,不能調整「角度」。
▲ 得益於它的「半跟隨」功能,我可以很輕鬆使用 Sway 來拍攝一段環繞鏡頭。
但是嚴格說起來,畢竟 Sway 不需要用電,因此所謂的「跟隨」其實是透過「手機的重量」和「轉軸的鬆緊」來達成 (所以在不用電的前提下,要解決重心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要放開轉軸的固定卡榫,藉著手機本身的重量,就能夠讓手機始終對著正前方,確實是很聰明的設計。
▲ 放開轉軸的固定卡榫就可以切換到「半跟隨」模式。
▲ 如果你想要把 Sway 固定在某個角度,也可以直接把固定卡榫鎖上。
▲ 如果人不多的話,Sway 其實也可以充當自拍棒使用。
▲ CliqueFie Sway 使用情境照片。
既然 Sway 的「跟隨」原理是這樣,你可能想到了:那豈不是一點點輕微的轉動、晃動都會造成整隻手機搖搖晃晃?CliqueFie 當然也有想到這一點,他們的解決方案就是讓使用者可以自行調整轉軸的鬆緊程度,以此模擬三軸穩定器的電機的平滑轉動,效果當然稱不上完美,但是可用性已經高了不少。
▲ 如果你覺得 Sway 的轉軸太過「敏感」,也可以轉動上圖最外側的地方來調整鬆緊程度。
Sway 很讓我喜歡的一點是它的「可擴充性」,Sway 的頂部與底部都各有一個螺紋接口,頂部的尺寸我不太確定,可以搭配盒裝內隨附的「冷靴」使用,裝上補光燈、麥克風…等攝影配件,強化在不同情境下的拍攝體驗;底部則是常見的 1/4 螺紋接口,所以可以直接將 Sway 固定在腳架或其它攝影器材上,搭配轉軸可以固定角度的特性,就能夠拍攝各種視角的影片,比如:天空的縮時攝影,這樣的「可擴充性」很大程度地豐富了 Sway 的使用情境。
▲ Sway 頂部和底部的螺紋接口。
▲ 頂部的螺紋接口可以裝上盒裝內隨附的「冷靴」轉接座,這樣就可以再搭配其它攝影配件使用。
尾聲
CliqueFie Sway 不是一款足夠「跟得上流行」的穩定器,它沒辦法幫你拍攝 Dolly Zoom、旋轉畫面,甚至它可能根本不算是款「穩定器」;原因無疑出在 Sway 不用電的設計,畢竟產品訴求就是「簡易」、「便攜」;然而,縱觀 Sway 和上次的 Narrative 可以發現,兩者明顯都偏向概念性產品,雖然這些概念新穎、實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很可惜,如今或許也只能期待 Sway 和 Narrative 能「拋磚引玉」,而非「石投大海」了。
責任編輯:胡思玄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