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點評:又到了炎炎夏日,Catalyst 的四防保護殼也是我每年必推的好產品!
本文目錄
1. 前言
2. 開箱、外觀與設計
3. 實際使用、規格
4. 尾聲
每年 7、8 月總是北半球最耀眼的時刻,也正值暑假,很多人會考慮往極北、南半球「避暑」,順便再去水樂園「清涼一夏」,這時候手機有沒有防水能力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如果前往極北可能還需要防雪),而且考量到樂園的水質,即便手機可以防水都未必能確保沒有後患,此時防水手機殼就是你的最優選。
今天我就要來開箱由 Catalyst 為 iPhone XS 推出的軍規四防手機殼,這也是 ZETAIL 第三年開箱 Catalyst 的防水手機殼了,到底它有哪些特色,又有什麼能耐,能夠讓我如此放心帶著它去玩水?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本文目錄
▲ 這次 Catalyst Case 的包裝不同於過往的簡潔風格,直接強調「防水」的產品特色。
▲ 盒裝正面下方提到了保護殼的三大特色,分別為「10 公尺防水」、「360 度無死角保護」與「2 公尺防摔」。
▲ Catalyst Case 的防水能力實際上已經大幅超越了 IP68 防水防塵認證的要求 (可持續浸泡在 1 公尺的水深內),可以達到 10 公尺。
▲ 盒裝側面有保護殼的側面照片,並且標示 iPhone XS 裝上保護殼後,厚度會變為 11.7 毫米。
▲ 盒裝另一側則有提到使用者可以在 Facebook、Twitter 或 Instagram 發文時 Hashtag Catalyst,也許他們會轉載你的 PO 文。另外,右邊也可以看到 Catalyst 強調這款保護殼可以支援絕大多數的 MFi 充電傳輸線。
▲ 盒裝背面大致還是在強調防水與防摔能力,同時它也有提到即使裝上 Catalyst Case,iPhone XS 仍然可以無線充電 (理應也能使用 Apple Pay)。
▲ 盒裝內所有的配件只有三樣,分別是保護殼本身、腕帶,與說明書。
其實 iPhone XS 的 Catalyst Case 和 iPhone 7 的版本幾乎完全一樣,包括材質與設計,只有在部分細節處有所不同、厚度也稍微薄一點,這表示 Catalyst Case 延續了此系列一貫優異的觸感,並且最小化保護殼對於手機外觀的遮擋。不過由於 iPhone XS 的寬度比 iPhone 7 寬、Catalyst Case 的邊框也少了點弧度,長時間握持會感覺到透明背蓋與邊框的接合處有「割手感」。
▲ 裝上 Catalyst Case 後的 iPhone XS,看得出來外型變得比較方正,也大了一圈。
▲ 裝上保護殼後,背面的樣子。鏡頭部分因為還有加強防護,看起來比較顯眼。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改變就是 iPhone XS 的 Catalyst Case 只有推出一種顏色 (黑),不像 iPhone 7 有三種顏色、iPhone X 有兩種顏色,這倒是挺出乎意料的,畢竟夏天推出亮色系比較應景嘛~不過或許是市場考量吧。
▲ 透過對比可以看到,為了配合 iPhone X、XS (右) 系列的全螢幕,保護殼的設計也有所改變,視覺上沒有 iPhone 7 (左) 時代的設計來的那麼笨重 (下面有放大圖)。
▲ iPhone XS 的 Catalyst Case 本身的邊框薄了不少,改成螢幕軟膜四周有一圈黑框,不清楚這樣是否會造成防摔性能下降,但至少根據 Catalyst 的介紹,兩者並沒有差。
▲ Catalyst 沒有替 iPhone XS 多推出幾種顏色的保護殼實在有點可惜。另外也可以看到 iPhone XS 的 Catalyst Case 在背蓋上多了一條直線,不清楚用途為何。
▲ 背面比較,保護殼大抵的設計還是大同小異的。
▲ iPhone 7 的 Catalyst Case 外型比 iPhone XS 的圓潤一點。
這次 iPhone XS 的 Catalyst Case 在規格上不像過去 iPhone 7 時有大幅進化,事實上根據 Catalyst 官網的資料,兩者的規格完全一樣,所以我就不提太多了,只要知道它能夠做到最深水下 10 公尺 (33ft) 深度的防水、承受最高 2 公尺 (6.6ft) 高度的撞擊就夠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更詳細的內容,建議看我當時的開箱。
▲ 保護殼的按鍵位置很精準,不過按壓回饋有待加強,需要比較用力。
▲ iPhone XS 的 Catalyst Case 一樣有 Catalyst 經典的「靜音旋鈕 (Rotating Mute Toggle)」,相當直覺、方便。
▲ Catalyst Case 採用卡榫搭配 O Ring 膠條進行密封。
▲ 要拆開保護殼,只要用一隻手指扳住開口處,並用其餘四隻手指作為支撐,即可開啟,不難開。
Catalyst Case 的防水與防摔能力一向不容置疑,因為我之前就「實測」了很多次XD,我想來說說除了標榜的功能外,它還有什麼好處。為了最大化空間利用,Apple 在 iPhone X 採用雙層主機板,iPhone XS 系列也是相同設計,如此一來造成在玩大型遊戲時,手機很難散熱,有時還會遇到降亮度、掉幀…等嚴重影響遊戲體驗的問題。
這時 Catalyst Case 就能派上用場,只要手機裝上它拿去沖一下水,熱度很快就會下降,這大概是 Catalyst Case 除了玩水或滑雪這些特定活動之外,最生活化的用途了,畢竟考量到裝上殼後,厚度與操作體驗的改變,大部分人應該不太會長時間裝著 Catalyst Case 使用。
▲ 保護殼底部都有用防塵塞塞住,iPhone 喇叭的聲音也是從這邊出來。在右邊還有吊飾孔可以套上腕帶。
▲ Catalyst 有特別加大 Lightning 插槽的開孔,以盡量相容第三方的充電傳輸線,不過插頭太短的線還是可能無法使用 (因為殼比較厚)。
這次的 Catalyst Case 依然提供強悍的保護力,並且延續許多獨家專利設計,比如辨識度超高的「靜音旋鈕」讓你可以輕鬆改變鈴聲狀態、有專利的「True Sound Acoustics」技術則能盡可能清晰呈現 iPhone 喇叭的原音…等,確保你的使用體驗不會因為裝上保護殼而過度犧牲,與其玩得太嗨出了意外,要付出貴桑桑的維修費 (iPhone XS 系列的維修費高到都可以買手機了…),不如及早保護愛機更實在。
購買
責任編輯:胡思玄
分享你的看法